中国动画作品中孙悟空形象的变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孙悟空形象在我国动画作品中的变迁 | 第13-28页 |
1.1 《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 | 第13-15页 |
1.2 《大闹天宫》中国的孙悟空 | 第15-17页 |
1.3 《人参果》中的孙悟空 | 第17-18页 |
1.4 《金猴降妖》中的孙悟空 | 第18-19页 |
1.5 《宝莲灯》中的孙悟空 | 第19页 |
1.6 电视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 第19-20页 |
1.7 2000年以后动画作品中的孙悟空 | 第20-24页 |
1.7.1 搞笑版的孙悟空 | 第20-21页 |
1.7.2 可爱Q版的孙悟空 | 第21-22页 |
1.7.3 “青春年少”的孙悟空 | 第22-24页 |
1.8 孙悟空在各个时期动画作品中的变迁规律 | 第24-28页 |
1.8.1 孙悟空人物造型和故事情节的变化 | 第25-26页 |
1.8.2 孙悟空形象由“神”向“人”转变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孙悟空形象变迁的原因 | 第28-33页 |
2.1 时代的变迁 | 第28-30页 |
2.1.1 社会的变迁 | 第28-29页 |
2.1.2 审美观念的变迁 | 第29-30页 |
2.2 媒体因素 | 第30-32页 |
2.3 技术因素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反思孙悟空形象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33-37页 |
3.1 文化内涵的缺失 | 第33-34页 |
3.2 创新力度的薄弱 | 第34页 |
3.3 想象力的缺乏 | 第34-35页 |
3.4 民族特色的不足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孙悟空形象对我国动画形象塑造的启示 | 第37-39页 |
4.1 创造具有中国独特元素的动画角色 | 第37页 |
4.2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 第37-38页 |
4.3 重新定位受众,改变创作观念 | 第38-39页 |
总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