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务工子女人际适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引言第7-9页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7页
    (二) 研究意义第7-9页
        1 理论意义第7-8页
        2 现实意义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1页
    (一) 进城农民工子女研究综述第9页
        1 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及就学状况的研究第9页
        2 有关影响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会因素的研究第9页
        3 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女适应性研究第9页
    (二) 适应与社会化关系及其理论第9-11页
        1 符号互动理论第9-10页
        2 生命历程理论第10页
        3 社会学习理论第10页
        4 认知发展理论第10-11页
三、研究内容、方法、假设及研究过程第11-13页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1页
        1 进城务工子女第11页
        2 适应及适应性第11页
        3 人际适应第11页
    (二) 研究内容第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 研究假设第12页
    (五) 样本的选择与研究过程第12-13页
四、调查结果第13-18页
    (一) 样本的基本情况第13-14页
    (二)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人际适应总体状况第14-16页
        1 进城务工子女城市人际适应的生活满意度表现第14页
        2 进城务工子女城市人际适应的性别表现第14-15页
        3 进城务工子女城市人际适应的城市居住时间表现第15-16页
    (三)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生活人际适应状况第16-17页
        1 进城务工子女家长受教育情况第16页
        2 进城务工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第16页
        3 进城务工子女与父母间的关系第16-17页
    (四)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人际适应状况第17-18页
        1 进城务工子女与教师的关系第17页
        2 进城务工子女同学间的关系第17-18页
五、分析与讨论第18-24页
    (一)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农民工子女总体城市人际适应状况分析第18页
    (二)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人际适应不良的分析第18-20页
        1 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第18页
        2 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方式第18-20页
    (三)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务工子女学校人际适应不良的分析第20-21页
        1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农民工子女学校人际适应整体状况第20页
        2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农民工子女与教师的关系第20-21页
        3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农民工子女与同学间的关系第21页
    (四) 呼和浩特地区进城务工子女城市文化及心理适应不良的分析第21-22页
        1 进城务工子女城市文化适应第21-22页
        2 进城务工子女对城市生活的主观感受第22页
    (五)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之处第22-24页
六、思考与建议第24-30页
    (一) 家庭层面,改善家庭教育第24-25页
    (二)学校层面,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良好教育服务第25-26页
    (三)政府层面,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均等教育服务第26-28页
    (四)社会层面,提高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认同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下一篇: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