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第二章 作为女性诗歌的陆忆敏创作 | 第9-13页 |
第三章 陆忆敏的生活经历及创作历程 | 第13-16页 |
第四章 陆忆敏诗歌创作的影响因素 | 第16-22页 |
4.1 上海摩登与江南弄堂——陆忆敏与上海都市文化 | 第16-18页 |
4.2 在五个姓名上——陆忆敏与西方文化 | 第18-20页 |
4.3 疾病与独处——陆忆敏的私人经验 | 第20-22页 |
第五章 陆忆敏诗歌中的“暗恐” | 第22-30页 |
5.1 作为美学的“暗恐”(The Uncanny)理论 | 第22-26页 |
5.1.1 压抑的复现 | 第23-24页 |
5.1.2“复影”(the double)及暗恐的成因 | 第24-25页 |
5.1.3“暗恐”与否定美学 | 第25-26页 |
5.2 陆忆敏诗歌写作中的“暗恐 | 第26-30页 |
5.2.1“死亡主题” | 第26-27页 |
5.2.2“自我的分裂与回视” | 第27-28页 |
5.2.3 泛灵性 | 第28-30页 |
第六章“暗恐”下的自我找寻 | 第30-39页 |
6.1 对梦境的摹写 | 第30-32页 |
6.2 对历史的回溯 | 第32-36页 |
6.3 相容的努力 | 第36-39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A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附件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