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19页 |
第2章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架构 | 第19-21页 |
2.1 操作性定义 | 第19页 |
2.2 理论依据及其框架 | 第19-21页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31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3.4 干预方案 | 第23-29页 |
3.5 质量控制 | 第29-30页 |
3.6 伦理问题 | 第30页 |
3.7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1-39页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第31-32页 |
4.2 新护士的自我效能、工作适应障碍和主观幸福感 | 第32-34页 |
4.3 同伴教育干预对新护士各项评价指标的影响 | 第34-39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9-51页 |
5.1 新护士自我效能、工作适应、主观幸福感现状 | 第39-41页 |
5.2 同伴教育对新护士自我效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5.3 同伴教育对工作适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 同伴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44-47页 |
5.5 同伴教育对同伴教育者的影响 | 第47页 |
5.6 自我效能、工作适应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 第47-48页 |
5.7 新护士同伴教育活动的注意事项 | 第48-49页 |
5.8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综述 | 第59-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7页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第69-70页 |
附录2 调查工具 | 第70-75页 |
附录3 同伴教育活动中的场景 | 第75-7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