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缓冲特性牵引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1-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牵引作业的标准化 | 第17页 |
1.2.2 虚拟样机技术 | 第17-18页 |
1.2.3 牵引装置研究 | 第18-19页 |
1.3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牵引车-牵引杆-飞机”多体系统建模 | 第21-41页 |
2.1 多体系统建模基础 | 第21-23页 |
2.1.1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21-22页 |
2.1.2 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 | 第22-23页 |
2.2 轮胎力学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轮胎动力学理论 | 第23-25页 |
2.2.2 轮胎动力学建模 | 第25-26页 |
2.3 牵引系统建模 | 第26-33页 |
2.3.1 牵引车模型 | 第27-28页 |
2.3.2 牵引杆模型 | 第28-29页 |
2.3.3 飞机模型 | 第29-32页 |
2.3.4 轮胎道路模型 | 第32-33页 |
2.3.5 牵引系统模型 | 第33页 |
2.4 接触力学建模 | 第33-40页 |
2.4.1 牵引系统的连接装置 | 第33-34页 |
2.4.2 含有间隙的运动副描述 | 第34-35页 |
2.4.3 接触碰撞模型 | 第35-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可变缓冲特性牵引杆设计 | 第41-59页 |
3.1 可变缓冲特性牵引杆设计思想 | 第41-44页 |
3.1.1 液压缓冲器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3.1.2 可变缓冲特性牵引杆原理 | 第43-44页 |
3.2 可变缓冲特性牵引杆主要参数 | 第44-56页 |
3.2.1 液压缸结构参数 | 第44-46页 |
3.2.2 缓冲器参数 | 第46-56页 |
3.3 可变缓冲特性牵引杆 | 第56-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可变缓冲特性牵引杆地面牵引试验 | 第59-70页 |
4.1 牵引试验设备 | 第59-61页 |
4.1.1 准备 | 第59页 |
4.1.2 采集系统 | 第59-61页 |
4.2 液压缸摩擦力的测量 | 第61-62页 |
4.3 溢流阀压力的调定 | 第62-63页 |
4.4 牵引试验 | 第63-68页 |
4.4.1 不同间隙对牵引载荷的影响 | 第63-66页 |
4.4.2 不同节流孔的缓冲性能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0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