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涡量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失速与喘振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失速喘振方面 | 第10-11页 |
1.2.2 涡动理论方面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4-33页 |
2.1 失速和喘振 | 第14-21页 |
2.1.1 压气机气动不稳定性 | 第14-16页 |
2.1.2 旋转失速现象机理 | 第16-19页 |
2.1.3 喘振机理和防喘措施 | 第19-21页 |
2.2 涡量运动学原理 | 第21-26页 |
2.2.1 涡量场 | 第21-24页 |
2.2.2 涡量运动学特性 | 第24-26页 |
2.3 涡量动力学原理 | 第26-33页 |
2.3.1 动力学方程和能量方程 | 第26-30页 |
2.3.2 流体冲量和冲量矩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压气机转子定常流场分析 | 第33-48页 |
3.1 NUMECA软件介绍 | 第33-34页 |
3.2 湍流模型 | 第34-37页 |
3.2.1 湍流模型的推导 | 第34-35页 |
3.2.2 Baldwin-Lomax湍流模型 | 第35-37页 |
3.3 Rotor 37数值模拟 | 第37-41页 |
3.3.1 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3.3.2 网格和参数设置 | 第39-41页 |
3.4 转子定常流场分析 | 第41-48页 |
3.4.1 增压比和等熵效率 | 第41-44页 |
3.4.2 不同工况的叶栅流场分析 | 第44-48页 |
第四章 尾流截面的涡量分析 | 第48-58页 |
4.1 涡动力学诊断原理 | 第48-54页 |
4.1.1 分析域的建立 | 第48页 |
4.1.2 总压流的导出 | 第48-50页 |
4.1.3 性能参数的选取 | 第50-54页 |
4.2 分析结果 | 第54-56页 |
4.2.1 设计工况 | 第54-55页 |
4.2.2 近失速点 | 第55页 |
4.2.3 小进气流量工况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动叶表面的涡量分析 | 第58-67页 |
5.1 涡动力学诊断原理 | 第58-60页 |
5.1.1 边界涡量流 | 第58-59页 |
5.1.2 分析参数和分离判据 | 第59-60页 |
5.2 分析结果 | 第60-65页 |
5.2.1 设计工况 | 第60-62页 |
5.2.2 近失速点 | 第62-64页 |
5.2.3 小进气流量工况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