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3页 |
1.1.1 片上互连问题 | 第9-10页 |
1.1.2 片上网络技术 | 第10-11页 |
1.1.3 片上网络路由算法 | 第11-12页 |
1.1.4 电子系统级设计方法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工作及设计指标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NoC中的基本概念 | 第17-37页 |
2.1 NoC概述 | 第17-18页 |
2.2 交换通信架构 | 第18-23页 |
2.2.1 数据格式 | 第18-19页 |
2.2.2 路由器的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2.2.3 交换策略 | 第20-22页 |
2.2.4 虚通道 | 第22-23页 |
2.3 片上网络拓扑 | 第23-25页 |
2.4 NoC路由算法 | 第25-33页 |
2.4.1 死锁与活锁 | 第27-28页 |
2.4.2 确定性路由vs自适应路由 | 第28-29页 |
2.4.3 路由算法的路由函数 | 第29-32页 |
2.4.4 路由算法的选择函数 | 第32-33页 |
2.5 AntNet路由算法简介 | 第33页 |
2.6 在NoC中实现AntNet路由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2.7 NoC性能评估指标 | 第34-35页 |
2.7.1 吞吐率 | 第34页 |
2.7.2 平均延迟 | 第34-3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适用于NoC的AntNet自适应路由算法设计 | 第37-45页 |
3.1 基于蚁群优化的AntNet路由算法 | 第37-40页 |
3.2 适用于NoG的AntNet路由算法 | 第40-44页 |
3.2.1 学习自动机理论 | 第40-42页 |
3.2.2 改良的AntNet算法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系统级建模与性能评估 | 第45-67页 |
4.1 NoC的系统级模型 | 第45-51页 |
4.1.1 Noxim路由器模型概述 | 第45-46页 |
4.1.2 链路级流控制协议 | 第46-48页 |
4.1.3 Noxim路由器模型详细工作流程 | 第48-51页 |
4.2 适用于NoC的AntNet算法系统级建模 | 第51-55页 |
4.2.1 支持AntNet路由算法的路由器微架构 | 第51-52页 |
4.2.2 数据包路由 | 第52-53页 |
4.2.3 前进蚂蚁包产生单元 | 第53页 |
4.2.4 蚂蚁包路由 | 第53-55页 |
4.3 基于合成流量的NoC性能评估 | 第55-58页 |
4.3.1 合成流量的空间分布 | 第56页 |
4.3.2 合成流量的时间分布 | 第56-58页 |
4.4 基于计算模型的NoC性能评估 | 第58-65页 |
4.4.1 SCTG简介 | 第58-61页 |
4.4.2 基准测试集 | 第61-62页 |
4.4.3 基于计算模型性能评估平台的搭建 | 第62-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7-77页 |
5.1 AntNet路由算法功能验证 | 第67-71页 |
5.2 路由算法性能评估 | 第71-75页 |
5.2.1 合成流量仿真 | 第71-73页 |
5.2.2 实际应用流量仿真 | 第73-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总结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