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各项工程与工种论文--安装工程论文--房屋结构安装论文--金属结构安装论文

串联拉索沿导索空中累积滑移施工关键技术及FAST工程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FAST主动反射面整体支承结构第11-14页
    1.3 FAST工程索网施工第14-18页
        1.3.1 索网施工特点第14-15页
        1.3.2 索网施工方案第15-18页
        1.3.3 索网施工精度控制第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FAST索网结构施工过程分析理论第20-28页
    2.1 索网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第20-22页
        2.1.1 有限元平衡方程第20-21页
        2.1.2 非线性有限元方程求解第21-22页
    2.2 索网结构找形、找力分析理论第22-24页
        2.2.1 索网结构找形分析基本理论第22页
        2.2.2 非线性有限元小弹性模量找形方法第22-23页
        2.2.3 等效预张力施加方法第23-24页
    2.3 确定索杆系静力平衡态的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NDFEM)第24-28页
        2.3.1 分析思路第24页
        2.3.2 具体步骤第24-26页
        2.3.3 分析参数及收敛准则第26-28页
第三章 串联拉索沿导索空中累积滑移安装方法及过程分析第28-42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串联拉索沿导索空中累积滑移安装方法第29-31页
    3.3 索杆系施工过程分析主要方法第31-32页
    3.4 串联拉索沿导索空中累积滑移施工过程分析方法第32-35页
    3.5 算例第35-40页
        3.5.1 基本概况和分析模型第35-36页
        3.5.2 牵引滑移过程分析工况第36-37页
        3.5.3 调整导索单元原长策略的分析效率对比第37页
        3.5.4 不同导索原长的牵引滑移过程分析对比第37-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FAST反射面索网支承结构施工过程分析第42-56页
    4.1 支撑塔架安装区索网施工方法第42-44页
    4.2 对称轴处主索沿导索累积滑移牵引施工过程分析第44-53页
        4.2.1 对称轴处索网施工方法第44-48页
        4.2.2 对称轴处主索沿导索累积滑移牵引施工过程分析第48-53页
    4.3 扩展部分安装区索网施工方法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支撑塔架安装区塔架设计与施工过程分析第56-66页
    5.1 支撑塔架安装区塔架设计第56-58页
        5.1.1 塔架及基础布置第56-57页
        5.1.2 独立塔架及平面桁架设计第57-58页
    5.2 塔架施工过程分析第58-62页
        5.2.1 结构荷载第58-59页
        5.2.2 荷载组合第59-60页
        5.2.3 施工过程分析第60-62页
    5.3 塔架结构静力分析结果第62-65页
        5.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第62-64页
        5.3.2 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FAST索网支承结构误差敏感性分析第66-94页
    6.1 误差类型第66页
    6.2 误差分布模型第66-67页
        6.2.1 误差因素的特征第66-67页
        6.2.2 误差分布模型第67页
    6.3 多个随机误差的分析方法第67-70页
    6.4 误差效应分析方法第70-71页
    6.5 误差效应分析条件第71页
    6.6 独立误差效应分析第71-88页
        6.6.1 面索索长误差效应分析(误差条件1和2的对比分析)第71-75页
        6.6.2 下拉索索长误差效应分析(误差条件3、4和5的对比分析)第75-80页
        6.6.3 外联节点安装误差效应分析(误差条件6、7和8的对比分析)第80-84页
        6.6.4 外联索张拉力误差效应分析(误差条件9和10的对比分析)第84-87页
        6.6.5 小结第87-88页
    6.7 耦合误差效应分析(误差条件11、12和13的对比分析)第88-93页
    6.8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94-95页
    7.2 展望第95-96页
致谢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卫星观测的临近空间大气变分数据同化研究
下一篇:湖北羊蹄甲的镇痛活性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