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第11-28页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11-14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11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三、中医体质类型的标准 | 第12-13页 |
四、纳入标准 | 第13页 |
五、排除标准 | 第13页 |
六、剔除标准 | 第13-14页 |
七、病例的脱落 | 第14页 |
八、中止标准 | 第14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调查内容 | 第14-16页 |
二、样本含量 | 第16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16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16-23页 |
一、证型分布规律 | 第16-17页 |
二、不同体质患者的流行病学规律 | 第17-20页 |
三、不同中医体质患者的年龄、病程、BMD骨密度、VAS疼痛评分的差异 | 第20-23页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第23-27页 |
一、T2DM合并OP患者9种中医体质构成类型的分布 | 第23页 |
二、不同职业情况T2DM合并OP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 | 第23-24页 |
三、不同饮食偏好T2DM合并OP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 | 第24页 |
四、不同运动习惯T2DM合并OP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 | 第24-25页 |
五、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T2DM合并OP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 | 第25页 |
六、不同中医体质T2DM合并OP患者的年龄差异 | 第25页 |
七、不同中医体质T2DM合并OP患者的病程长短 | 第25-26页 |
八、不同中医体质T2DM合并OP患者的骨密度差异 | 第26页 |
九、不同中医体质T2DM合并OP患者的疼痛症状情况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8-39页 |
第一节 传统中医对T2DM合并OP的认识 | 第28-31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28-30页 |
二、证型研究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关于中医体质学的论述 | 第31-36页 |
一、中医体质学的定义 | 第31页 |
二、中医体质学说的历史源流 | 第31-32页 |
三、中医体质类型的标准 | 第32-36页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T2DM合并OP的认识 | 第36-39页 |
一、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36-37页 |
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7页 |
附录1 | 第41-45页 |
附录2 | 第45页 |
附录3: 英文缩略语 | 第45-46页 |
附录4: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发表论文 | 第46页 |
参与课题 | 第46页 |
获得奖励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