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引言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农村教育 | 第15页 |
·农村高等教育 | 第15页 |
·职业教育 | 第15-16页 |
·农村经济 | 第16页 |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 | 第16-19页 |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 第16-17页 |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有关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论述 | 第17-19页 |
·高校在服务农村经济中的地位 | 第19-20页 |
·高校是农村人才的培养基地 | 第19页 |
·高校是农业技术的供应源之一 | 第19页 |
·高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 第19页 |
·高校是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者 | 第19-20页 |
3.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的实践及其意义 | 第20-25页 |
·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的实践 | 第20-21页 |
·国外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的实践 | 第20页 |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的实践 | 第20-21页 |
·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的现实意义 | 第21-25页 |
·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1-22页 |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22-23页 |
·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自身的建设 | 第23页 |
·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 第23-25页 |
4.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1页 |
·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新型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的困难 | 第25页 |
·大学毕业生长期服务农村难以实现 | 第25页 |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突出 | 第25-26页 |
·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步履维艰 | 第26页 |
·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6-31页 |
·新型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的困难的成因 | 第26-28页 |
·大学毕业生长期服务农村难以实现的成因 | 第28-29页 |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成因 | 第29-30页 |
·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落后的成因 | 第30-31页 |
5.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经济对策 | 第31-38页 |
·加大财政力度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能力 | 第31页 |
·国家要从资金上大力支持高校发展 | 第31页 |
·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更依赖于国家的投入 | 第31页 |
·我国高校在大力扩招的同时,要注重扩大农村的生源 | 第31页 |
·创造条件让高校毕业生走向农村 | 第31-32页 |
·政府投资在农村新建项目,为大学生服务农村搭建平台 | 第32页 |
·加强政策引导 | 第32页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高校毕业生的福利待遇 | 第32页 |
·强化和推进职业教育 | 第32-33页 |
·更新观念 | 第33页 |
·努力优化办学环境 | 第33页 |
·发挥职业教育特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第33页 |
·努力发展成人教育 | 第33-34页 |
·改善办学质量 | 第33-34页 |
·改善专业设置 | 第34页 |
·成为农村科技发展的支柱 | 第34页 |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 第34-35页 |
·从制度和体制上进行改革 | 第34页 |
·建立新型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效率 | 第34页 |
·注重服务 | 第34-35页 |
·推进高校改革 | 第35-38页 |
·高校要重点培养可以服务于农村的人才 | 第35页 |
·改革选拔人才的政策,拓宽农村学生招收渠道 | 第35页 |
·加强对农村领导班子的培训 | 第35-36页 |
·健全配套激励机制 | 第36页 |
·立足实践,长足发展 | 第36页 |
·设立校地合作试点,健全成果转化机制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