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三维石墨烯基非对称电极的制备及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5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电容去离子技术概述第14-16页
        1.2.1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研究历史第14-15页
        1.2.2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1.3 电容去离子电极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6-20页
    1.4 石墨烯基电容去离子电极材料的研究概况第20-33页
        1.4.1 石墨烯基电容去离子电极的研究现状第20-24页
        1.4.2 石墨烯复合基电容去离子电极的研究现状第24-29页
        1.4.3 改性石墨烯电容去离子电极的研究现状第29-33页
    1.5 非对称电容去离子电极材料的研究概况第33-35页
    1.6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5-37页
        1.6.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35-36页
        1.6.2 研究内容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55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第55-63页
    2.1 实验材料第55-56页
    2.2 实验设备第56页
    2.3 材料结构表征方法第56-59页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56-57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57页
        2.3.3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57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57页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第57-58页
        2.3.6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58页
        2.3.7 压汞分析第58页
        2.3.8 动态接触角分析第58-59页
    2.4 电极电化学性质分析表征方法第59页
    2.5 电容去离子性能分析第59-61页
        2.5.1 电容去离子装置第59-60页
        2.5.2 电容去离子性能评价方法第60-61页
    2.6 本章小结第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三章 胺化和磺化三维石墨烯非对称电极的制备及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第63-85页
    3.1 引言第63-65页
    3.2 实验第65-6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6-77页
        3.3.1 形貌分析第66-67页
        3.3.2 结构分析第67-69页
        3.3.3 动态接触角分析第69-70页
        3.3.4 电化学性质分析第70-71页
        3.3.5 不同电极的电容去离子性能分析第71-73页
        3.3.6 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电容去离子性能分析第73-76页
        3.3.7 电荷效率分析第76页
        3.3.8 再生性能分析第76-77页
    3.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5页
第四章 EDTA硅烷化和胺化三维石墨烯基非对称电极的制备及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第85-107页
    4.1 引言第85-87页
    4.2 实验第87-8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9-99页
        4.3.1 形貌分析第89-91页
        4.3.2 结构分析第91页
        4.3.3 动态接触角分析第91-92页
        4.3.4 电化学性质分析第92-93页
        4.3.5 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电容去离子性能分析第93-96页
        4.3.6 再生性能分析第96-97页
        4.3.7 对称电极的电容去离子性能及再生性能分析第97-98页
        4.3.8 非对称电极对不同离子的电容去离子性能及再生性能分析第98-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7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7-109页
    5.1 全文总结第107-108页
    5.2 后续研究与展望第108-10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09-11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Sobolev空间中插值误差的显式估计及其在有限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