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不均勻沉降对地铁站结构危害性分析与处理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 不均匀沉降对地铁结构影响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1.4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二章 地基不均匀沉降规律及其危害分析第13-17页
    2.1 地铁站工程概况第13-14页
    2.2 不均匀沉降成因分析第14-15页
    2.3 某地铁站不均匀沉降趋势预测第15页
    2.4 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危害性分析第15-16页
    2.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三章 地铁站结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构建第17-27页
    3.1 分析模型的建立第17-24页
        3.1.1 几何模型第17-22页
        3.1.2 本构模型第22页
        3.1.3 参数选取第22-23页
        3.1.4 一般荷载的拟定第23-24页
    3.2 分析方案的拟定第24-25页
        3.2.1 不均匀沉降方案的拟定第24-25页
        3.2.2 顶板底板厚度优化方案第25页
    3.3 分析所用的特征部位第25-26页
        3.3.1 底梁特征部位第25页
        3.3.2 底板特征部位第25-26页
    3.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不均匀沉降对车站主体结构受力影响研究第27-50页
    4.1 概述第27页
    4.2 均匀沉降条件下的受力分析第27-29页
        4.2.1 底梁和底板受力分析第27-29页
        4.2.2 顶梁和顶板受力分析第29页
    4.3 不同不均匀沉降条件下的受力分析第29-45页
        4.3.1 不均匀沉降0.05m条件下的受力分析第29-32页
        4.3.2 不均匀沉降0.10m条件下的受力分析第32-35页
        4.3.3 不均匀沉降0.15m条件下的受力分析第35-37页
        4.3.4 不均匀沉降0.20m条件下的受力分析第37-40页
        4.3.5 不均匀沉降0.25m条件下的受力分析第40-42页
        4.3.6 不均匀沉降0.30m条件下的受力分析第42-45页
    4.4 车站悬空可能性分析第45-46页
    4.5 车站结构纵向最大拉应力与不均匀沉降的关系分析第46-49页
        4.5.1 车站底梁与底板第46-47页
        4.5.2 车站顶梁与顶板第47-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地铁站顶板和底板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第50-55页
    5.1 方案设计第50页
    5.2 研究成果分析第50-54页
        5.2.1 底板纵向应力分析第50-51页
        5.2.2 底板纵向内力分析第51-52页
        5.2.3 顶板纵向应力分析第52-53页
        5.2.4 顶板纵向内力分析第53-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研究第55-58页
    6.1 常用处理方案与措施第55-56页
        6.1.1 提高结构变形适应性第55页
        6.1.2 轨道坡度调整措施及排水措施第55-56页
        6.1.3 采用柔性碎石道床第56页
        6.1.4 长期监测第56页
        6.1.5 控制地下水开采第56页
    6.2 针对车站结构的处理措施第56-57页
        6.2.1 增加结构抗变形能力的处理措施第56-57页
        6.2.2 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第57页
        6.2.3 加强地面沉降、地下水位等监测第57页
        6.2.4 减小冬季车站暴露条件下车站结构温度裂缝的措施第57页
    6.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7.1 结论第58页
    7.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收获率与庇护所的捕食模型的平衡点与周期解的存在性
下一篇:鹅肠道菌群对日粮纤维响应规律及其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