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2.1 地应力场 | 第17-20页 |
1.2.2 地下工程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3 节理岩体特征单元体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1.4 技术线图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高山坡面内地应力场的分析 | 第27-48页 |
2.1 关于地应力场的基本认识 | 第27-28页 |
2.2 影响河谷地区地应力分布的因素 | 第28-43页 |
2.2.1 自重与水平侧向地应力的影响 | 第28-34页 |
2.2.2 地形与风化的影响 | 第34-43页 |
2.3 高山河谷地区坡面内地应力分布特征 | 第43-48页 |
第三章 有序节理的模型试验 | 第48-60页 |
3.1 试验目的和方案 | 第48-49页 |
3.1.1 试验目的 | 第48页 |
3.1.2 试验方案 | 第48-49页 |
3.2 试验材料 | 第49-50页 |
3.2.1 砂浆材料 | 第49-50页 |
3.2.2 预置节理材料 | 第50页 |
3.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50页 |
3.4 试件的制作工艺流程 | 第50-51页 |
3.5 试件力学指标测试 | 第51-54页 |
3.6 节理的制作方案 | 第54-56页 |
3.6.1 模具的制作 | 第54-55页 |
3.6.2 预制节理 | 第55-56页 |
3.7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6页 |
3.8 试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3.8.1 单轴压缩条件下节理角度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3.8.2 单轴压缩条件下节理条数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3.9 结论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数值方法获得岩体特征单元体等效力学参数 | 第60-69页 |
4.1 岩体工程地质分区 | 第61页 |
4.2 岩体裂隙分布规律调查 | 第61-64页 |
4.3 岩体随机裂隙网络生成系统 | 第64-66页 |
4.4 建立数值试验分析模型 | 第66页 |
4.5 数值加载试验 | 第66-68页 |
4.5.1 本构模型与力学参数的选择 | 第67页 |
4.5.2 加载条件 | 第67-68页 |
4.6 确定岩体REV尺寸及等效力学参数 | 第68页 |
4.7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工程算例应用研究 | 第69-108页 |
5.1 工程地质分区及裂隙分布特征 | 第69-71页 |
5.2 确定不同岩体分区的REV尺寸及岩体等效力学参数参数 | 第71-78页 |
5.2.1 岩体的REV尺寸 | 第72-74页 |
5.2.2 确定节理岩体等效力学参数 | 第74-78页 |
5.3 工程应用算例 | 第78-105页 |
5.3.1 高山坡面内地应力分布特征对节理随机分布围岩工程稳定性影响 | 第78-82页 |
5.3.2 高山坡面内地应力分布特征对节理有序分布围岩工程稳定性影响 | 第82-83页 |
5.3.3 河谷地区坡面内地应力分布特征对节理随机分布围岩工程稳定性影响 | 第83-103页 |
5.3.4 河谷地区坡面内地应力分布特征对节理有序分布围岩工程稳定性影响 | 第103-105页 |
5.4 结论 | 第105-10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6.1 结论 | 第108-110页 |
6.2 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附件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