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效应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总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文献评价与本文特色第18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8-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8-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2页
        1.4.1 研究思路第19-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第22-32页
    2.1 经济增长理论第22-25页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22-23页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23-24页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24-25页
    2.2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第25-29页
        2.2.1 瓦格纳法则第25-26页
        2.2.2 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财政政策第26-27页
        2.2.3 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第27-28页
        2.2.4 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第28-29页
    2.3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第29-32页
        2.3.1 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货币政策第29-30页
        2.3.2 货币主义学派与货币政策第30-32页
第3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理论分析第32-44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32-35页
        3.1.1 经济增长及其稳定性第32-33页
        3.1.2 财政政策第33-34页
        3.1.3 货币政策第34-35页
    3.2 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机理第35-38页
        3.2.1 财政政策工具第35-36页
        3.2.2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第36-38页
    3.3 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机理第38-44页
        3.3.1 货币政策工具第38-39页
        3.3.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39-44页
第4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演变历程第44-60页
    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历程第44-49页
        4.1.1 调整改革的初探时期:1979-1984第44-45页
        4.1.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85-1992第45-47页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3-至今第47-49页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第49-54页
        4.2.1 新时期货币政策第一次调整:1979-1983第49-50页
        4.2.2 央行建立后的货币政策探索:1984-1991第50-51页
        4.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货币政策:1992-至今第51-54页
    4.3 财政货币政策变化与经济增长波动性的相关性分析第54-58页
        4.3.1 财政货币政策变化与经济增长趋势第54-57页
        4.3.2 财政货币政策变化与经济波动趋势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第60-78页
    5.1 实证模型推导第60-61页
    5.2 指标、数据与实证方法第61-68页
        5.2.1 指标的选取第61-62页
        5.2.2 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测度第62-63页
        5.2.3 H-P滤波法加工第63-65页
        5.2.4 实证方法第65-68页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68-75页
        5.3.1 单位根检验第68-69页
        5.3.2 协整检验第69-70页
        5.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第70-72页
        5.3.4 脉冲响应分析第72-74页
        5.3.5 方差分解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8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8-86页
    6.1 研究结论第78-80页
    6.2 政策建议第80-83页
        6.2.1 改善财政政策的相关建议第80-81页
        6.2.2 改善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第81-83页
        6.2.3 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灵活协调配合第83页
        6.2.4 健全对于经济波动的预警机制第83页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橘小实蝇精子发生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下一篇:JY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