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烧结余热发电研究的背景现状及意义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钢铁工艺过程中废弃热能资源现状 | 第9-10页 |
1.1.2 钢铁冶炼过程废弃热能回收使用情况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技术水平现状 | 第11-12页 |
1.3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2章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系统分析 | 第13-28页 |
2.1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系统 | 第13-15页 |
2.1.1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1.2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热力系统流程 | 第14-15页 |
2.2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废弃气体系统 | 第15-16页 |
2.3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热力系统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2.3.1 进行数学建模 | 第16-17页 |
2.3.2 接近点温差及窄点温差 | 第17-18页 |
2.3.3 由蒸汽的发电锅炉排出的废弃气体热能 | 第18页 |
2.3.4 汽轮机的热力学建模 | 第18-19页 |
2.4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四种热力系统热力学研究 | 第19-28页 |
2.4.1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双压系统 | 第19-23页 |
2.4.2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单压系统 | 第23页 |
2.4.3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闪蒸系统 | 第23-25页 |
2.4.4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带补燃系统 | 第25-26页 |
2.4.5 利用烧结废弃气体热能进行蒸汽发电四种系统热力学对比 | 第26-28页 |
第3章 DCS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28-31页 |
3.1 发电控制DCS控制系统简介及特点 | 第28页 |
3.2 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工作过程 | 第28-29页 |
3.3 DCS控制系统的选型 | 第29-31页 |
第4章 利用烧结余热进行蒸汽发电控制系统结构研究 | 第31-40页 |
4.1 发电控制系统的配置 | 第31页 |
4.2 DCS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31-33页 |
4.3 操作员控制站 | 第33页 |
4.4 DCS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数据库组态 | 第33-35页 |
4.5 数据库组态中的控制算法 | 第35-37页 |
4.6 组态和报表 | 第37-40页 |
第5章 控制系统优化 | 第40-50页 |
5.1 优化整个项目存在共性的问题 | 第40-44页 |
5.1.1 优化控制系统数据传送和通讯的不稳定性 | 第40-41页 |
5.1.2 优化计算机系统稳定性差 | 第41页 |
5.1.3 完善数据查询、事故记录、事故追忆系统 | 第41-42页 |
5.1.4 操作画面整理和优化 | 第42-43页 |
5.1.5 计算公式和能源管控网的完善 | 第43-44页 |
5.2 优化每个系统存在的特殊的问题 | 第44-50页 |
5.2.1 锅炉系统水位自动调节投不上 | 第44-45页 |
5.2.2 给水泵平衡盘磨损的问题 | 第45页 |
5.2.3 优化锅炉安全系统 | 第45-46页 |
5.2.4 汽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监控功能完善 | 第46-47页 |
5.2.5 汽轮机补汽控制系统控制不稳定 | 第47-48页 |
5.2.6 其它问题的改进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1 | 第55-56页 |
附录 2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