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文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亚类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眼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研究现状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第19-22页
        2.1.1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第19-20页
        2.1.2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第20页
        2.1.3 旅游吸引力第20-21页
        2.1.4 眼动的相关知识第21-22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1 旅游地理学第22-23页
        2.2.2 旅游美学第23页
        2.2.3 实验心理学第23-24页
        2.2.4 认知心理学第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眼动实验设计第25-34页
    3.1 实验要素的选择第25-27页
        3.1.1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旅游资源图片的选择第25页
        3.1.2 图片播放顺序及时间的选择第25-26页
        3.1.3 眼动指标的选择第26-27页
    3.2 研究方法第27-29页
        3.2.1 被试第27页
        3.2.2 实验仪器第27-29页
        3.2.3 实验材料第29页
    3.3 实验设计第29-31页
        3.3.1 实验目的第30页
        3.3.2 实验过程第30-31页
        3.3.3 指导语第31页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31-32页
        3.4.1 数据来源第31页
        3.4.2 数据处理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眼动实验结果分析第34-58页
    4.1 基于熵值法的旅游吸引力评价第34-38页
        4.1.1 熵值法的主要计算步骤第34-35页
        4.1.2 旅游吸引力评价结果第35-38页
    4.2 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聚类分析第38-42页
        4.2.1 聚类分析的步骤第38-39页
        4.2.2 系统聚类结果第39-42页
    4.3 被试性别与年龄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影响分析第42-55页
        4.3.1 石林第42-43页
        4.3.2 峰丛第43页
        4.3.3 土林第43-44页
        4.3.4 堆石洞第44-45页
        4.3.5 岸滩第45页
        4.3.6 雅丹第45-47页
        4.3.7 峡谷段落第47页
        4.3.8 丹霞第47-49页
        4.3.9 岩石洞与岩穴第49页
        4.3.10 独峰第49-50页
        4.3.11 奇特与象形山石第50-51页
        4.3.12 凸峰第51页
        4.3.13 沙丘地第51-53页
        4.3.14 沟壑地第53页
        4.3.15 岩壁与岩缝第53-55页
    4.4 讨论第55-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基于眼动实验结果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第58-63页
    5.1 第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第58-59页
        5.1.1 性别角度第58-59页
        5.1.2 年龄角度第59页
    5.2 第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第59-60页
        5.2.1 性别角度第59-60页
        5.2.2 年龄角度第60页
    5.3 第三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第60-61页
        5.3.1 性别角度第61页
        5.3.2 年龄角度第61页
    5.4 第四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第61-62页
        5.4.1 性别角度第62页
        5.4.2 年龄角度第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锂电池资源化技术及污染控制研究
下一篇:高校食堂顾客满意度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