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一、住房租赁关系中出租人权利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12-19页 |
| (一)住房租赁关系的内涵与构成 | 第12-13页 |
| 1.住房租赁关系的内涵 | 第12页 |
| 2.住房租赁关系的构成 | 第12-13页 |
| (二)我国住房关系中出租人主导权固化的表现 | 第13-15页 |
| 1.住房租赁合同中权利义务不对等 | 第13-14页 |
| 2.住房租赁关系稳定性缺乏保障 | 第14页 |
| 3.住房租金提高缺乏合理依据 | 第14-15页 |
| 4.住房不满足适住性标准 | 第15页 |
| (三)我国住房租赁关系中出租人主导权固化的原因分析 | 第15-19页 |
| 1.出租人主导权固化的法律原因 | 第15-16页 |
| 2.出租人主导权固化的社会原因 | 第16-17页 |
| 3.出租人主导权固化的经济原因 | 第17-18页 |
| 4.出租人主导权固化的文化原因 | 第18-19页 |
| 二、住房租赁关系中出租人权利法律限制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 第19-25页 |
| (一)限制出租人权利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 1.调整租赁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19页 |
| 2.保障住房租赁关系的稳定性 | 第19-20页 |
| 3.保护承租人的居住权益 | 第20页 |
| 4.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法律制度 | 第20-21页 |
| (二)限制出租人权利的正当性 | 第21-25页 |
| 1.社会本位原则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基本目标 | 第21-22页 |
| 2.平衡协调原则要求限制出租人的优势地位 | 第22-23页 |
| 3.适度干预原则促使经济法与契约自由辩证统一 | 第23页 |
| 4.限制出租人权利有助于兼顾效率与公平 | 第23-25页 |
| 三、住房租赁关系中出租人权利法律限制的域外制度经验及思考 | 第25-33页 |
| (一)以租金规则限制出租人单方面提高租金权利 | 第25-27页 |
| 1.租金规则的内容 | 第25-26页 |
| 2.租金规则的特征 | 第26页 |
| 3.租金规则与我国租金调控方式的对比 | 第26-27页 |
| (二)以正当理由规则限制出租人随意解除合约的权利 | 第27-29页 |
| 1.正当理由规则的内容 | 第27-28页 |
| 2.正当理由规则的争议 | 第28页 |
| 3.正当理由规则与我国传统规则的差异 | 第28-29页 |
| (三)以适住性规则明确出租人的瑕疵担保责任 | 第29-31页 |
| 1.适住性规则的内容 | 第29-30页 |
| 2.适住性规则的特征 | 第30页 |
| 3.适住性规则之于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31页 |
| (四)以配套监管措施与司法救济途径保障承租人的权益 | 第31-33页 |
| 1.配套监管措施与司法救济途径的内容 | 第31页 |
| 2.配套监管措施与司法救济途径的特征 | 第31-32页 |
| 3.配套监管措施与司法救济途径对我国构建相关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32-33页 |
| 四、我国住房租赁关系中出租人权利法律限制的具体建议 | 第33-39页 |
| (一)通过细化相关法律以调整租赁双方的权利义务 | 第33-36页 |
| 1.区分住房租赁合同和其他物租赁合同 | 第33页 |
| 2.完善现有的租金调控体系 | 第33-34页 |
| 3.引入正当理由规则 | 第34-35页 |
| 4.设定符合国情的适住性规则 | 第35-36页 |
| (二)通过健全住房租赁管理制度以规范出租人的法律行为 | 第36-37页 |
| 1.完善住房租赁登记备案制 | 第36页 |
| 2.建立第三方监理机构 | 第36-37页 |
| (三)通过降低纠纷解决成本以激励承租人维护权益 | 第37-39页 |
| 1.设置纠纷调处程序 | 第37-38页 |
| 2.将住房租赁纠纷纳入小额诉讼程序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