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复控制的轧辊偏心补偿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轧辊偏心补偿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6-17页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重复控制原理及重复控制器的设计 | 第18-30页 |
2.1 重复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2.2 重复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第21-24页 |
2.2.1 重复控制器的内模 | 第21-22页 |
2.2.2 重复控制的延迟环节 | 第22-23页 |
2.2.3 重复控制系统的补偿器 | 第23-24页 |
2.3 重复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第24-29页 |
2.3.1 稳定性分析 | 第24-26页 |
2.3.2 谐波抑制特性 | 第26-27页 |
2.3.3 收敛性的分析 | 第27-28页 |
2.3.4 稳态误差分析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信号的时-角域变换 | 第30-41页 |
3.1 阶比分析概述 | 第30页 |
3.2 阶比跟踪算法 | 第30-33页 |
3.2.1 传统阶比分析 | 第31-32页 |
3.2.2 计算阶比分析(COT) | 第32-33页 |
3.3 轧制数据的数字重采样算法 | 第33-39页 |
3.3.1 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采样频率的设定 | 第33-34页 |
3.3.2 数字跟踪滤波 | 第34-35页 |
3.3.3 重采样 | 第35页 |
3.3.4 厚差建模 | 第35-37页 |
3.3.5 轧制数据的角域重采样算法 | 第37-39页 |
3.4 厚度信号的角域平移 | 第39页 |
3.4.1 厚度信号的角域平移必要 | 第39页 |
3.4.2 时域厚度信号序列角域平移方法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角频域下的偏心信号的提取方法 | 第41-57页 |
4.1 小波分析方法简介 | 第41-44页 |
4.1.1 小波变换 | 第41-42页 |
4.1.2 Mallat算法 | 第42-44页 |
4.2 轧辊偏心的小波包算法 | 第44-46页 |
4.2.1 小波包的空间分解 | 第44-46页 |
4.2.2 小波包分解系数的重构 | 第46页 |
4.3 小波包法去噪 | 第46-49页 |
4.3.1 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47页 |
4.3.2 小波包分解层数的确定 | 第47-48页 |
4.3.3 阈值的选择 | 第48-49页 |
4.4 轧辊偏心信号的提取 | 第49-56页 |
4.4.1 角域综合序列的建立 | 第49-51页 |
4.4.2 小波函数、分解层数和阈值的确定 | 第51-55页 |
4.4.3 偏心信号的消噪提取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轧辊偏心补偿重复控制仿真研究 | 第57-73页 |
5.1 液压压下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57-62页 |
5.1.1 轧机压下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57-58页 |
5.1.2 压下系统的各环节的传递函数 | 第58-62页 |
5.2 采用PID控制器轧辊偏心补偿 | 第62-65页 |
5.2.1 PID控制器分析 | 第62-63页 |
5.2.2 轧辊偏心补偿误差分析 | 第63-65页 |
5.2.3 相位补偿提前修正 | 第65页 |
5.3 采用重复控制的轧辊偏心补偿系统 | 第65-68页 |
5.3.1 重复控制系统结构 | 第65-67页 |
5.3.2 重复控制与PI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 | 第67-68页 |
5.4 轧辊偏心复合控制系统仿真 | 第68-71页 |
5.4.1 控制参数的确定 | 第68-69页 |
5.4.2 实验仿真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