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VaR模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理论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供应链金融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CVaR模型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4 论文结构 | 第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 | 第19-40页 |
2.1 供应链 | 第19-23页 |
2.1.1 供应链定义 | 第19页 |
2.1.2 供应链的特征 | 第19-20页 |
2.1.3 供应链分类 | 第20-22页 |
2.1.4 选择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优势 | 第22-23页 |
2.2 供应链金融 | 第23-34页 |
2.2.1 定义 | 第23-24页 |
2.2.2 供应链金融的国内外实践 | 第24-26页 |
2.2.3 供应链金融主体 | 第26-27页 |
2.2.4 供应链金融业务特点 | 第27-30页 |
2.2.5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 | 第30-34页 |
2.3 供应链信用风险 | 第34-38页 |
2.3.1 供应链信用风险的含义 | 第34页 |
2.3.2 供应链信用风险的成因 | 第34-36页 |
2.3.3 供应链信用风险特点 | 第36-37页 |
2.3.4 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CVaR模型应用 | 第40-49页 |
3.1 VaR模型 | 第40-41页 |
3.1.1 VaR定义 | 第40页 |
3.1.2 VaR模型的缺陷 | 第40-41页 |
3.2 CVaR模型 | 第41-46页 |
3.2.1 CVaR定义 | 第41-42页 |
3.2.2 CVaR性质 | 第42页 |
3.2.3 CVaR类型 | 第42-43页 |
3.2.4 CVaR常用的计算方法 | 第43-45页 |
3.2.5 CVaR参数选择 | 第45-46页 |
3.3 CVaR优点 | 第46-47页 |
3.4 CVaR在银行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3.4.1 度量及风险控制 | 第47页 |
3.4.2 绩效评价 | 第47页 |
3.4.3 规范银行行为 | 第47-48页 |
3.4.4 度量信用风险 | 第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构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第49-55页 |
4.1 CreditMetrics模型 | 第49-50页 |
4.2 信用转移动态调整 | 第50-53页 |
4.3 CVaR模型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实证 | 第55-58页 |
5.1 案例 | 第55-56页 |
5.2 计算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信用风险管理 | 第58-61页 |
6.1 创建对应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58页 |
6.2 合理选择供应链 | 第58-59页 |
6.3 强化内部控制 | 第59页 |
6.4 构建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 | 第59页 |
6.5 组建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操作队伍 | 第59-6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