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1.3.1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方案及理论 | 第10-13页 |
1.3.2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测度与评价中的时空尺度与尺度匹配 | 第13-15页 |
1.3.3 林权改革与森林资源可持续性 | 第15-16页 |
1.3.4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人文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尺度划分 | 第19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9-23页 |
2.2.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第19-22页 |
2.2.2“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集体林产权对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影响的分析框架 | 第23-31页 |
3.1 分析框架构建 | 第23-24页 |
3.2 分析框架说明 | 第24-29页 |
3.2.1 产权结构与集体林产权变迁 | 第24-25页 |
3.2.2 经营主体与经营主体行为 | 第25-26页 |
3.2.3 森林资源单位与森林资源系统 | 第26-28页 |
3.2.4 经营主体行为与森林资源单位提取和森林资源系统提供 | 第28-29页 |
3.2.5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与森林资源系统存量 | 第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集体林产权对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原始证据 | 第31-49页 |
4.1 集体所有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性 | 第31-34页 |
4.1.1 产权特征 | 第31-32页 |
4.1.2 经营主体与经营主体的行为 | 第32-33页 |
4.1.3 产权对经营主体行为的影响 | 第33页 |
4.1.4 经营主体行为对森林资源单位与资源系统的影响 | 第33页 |
4.1.5 森林资源系统存量与资源的可持续性 | 第33-34页 |
4.2 准“二权分置”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性:林业“三定”至林权改革试点(1978-2002) | 第34-40页 |
4.2.1 准“二权分置”时期的产权特征 | 第34-35页 |
4.2.2 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 | 第35-37页 |
4.2.3 产权对经营主体行为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4 经营主体行为对森林资源单位及森林资源系统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5 森林资源系统存量及其资源的可持续性 | 第39-40页 |
4.3“二权分置”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性:新集体林权改革(2003-2016) | 第40-46页 |
4.3.1 产权特征 | 第40页 |
4.3.2 经营主体和经营主体行为 | 第40-43页 |
4.3.3 产权对经营主体行为的影响 | 第43页 |
4.3.4 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单位和森林资源系统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5 森林资源系统存量及其资源的可持续性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9-52页 |
5.1 结论 | 第49-50页 |
5.2 讨论 | 第50-51页 |
5.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51-52页 |
5.3.1 创新点 | 第51页 |
5.3.2 研究不足 | 第51页 |
5.3.3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