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第二节 心理账户的文献回顾 | 第10-16页 |
1.2.1 心理账户理论的发展 | 第10-15页 |
1.2.2 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捐赠决策的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1.3.1 捐赠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3.2 决策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1.3.3 个体捐赠决策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心理账户的认知匹配效应和情绪匹配效应简述 | 第18-19页 |
1.4.1 心理账户的认知匹配效应 | 第18页 |
1.4.2 心理账户的情绪匹配效应 | 第18-19页 |
第五节 问题提出 | 第19-24页 |
1.5.1 文献总结和评述 | 第19-20页 |
1.5.2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5.3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5.4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5 论文脉络图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证研究 | 第24-46页 |
第一节 预研究 | 第24-30页 |
2.1.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2.1.3 实施步骤 | 第25-26页 |
2.1.4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页 |
2.1.6 预调查结果 | 第26-28页 |
2.1.7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研究一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30-33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2.2.2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2.2.3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2.2.4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2.2.5 研究结果 | 第30-32页 |
2.2.6 讨论 | 第32-33页 |
第三节 研究二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匹配效应 | 第33-40页 |
2.3.1 研究目的 | 第33-34页 |
2.3.2 研究设计 | 第34-38页 |
2.3.3 研究结果 | 第38-40页 |
第四节 研究三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 | 第40-46页 |
2.4.1 研究目的 | 第40-42页 |
2.4.2 研究结果 | 第42-46页 |
第三章 综合讨论和结论 | 第46-53页 |
第一节 综合讨论 | 第46-50页 |
3.1.1 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的有效性操作 | 第46页 |
3.1.2 人口学差异析 | 第46-47页 |
3.1.3 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匹配效应 | 第47-48页 |
3.1.4 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 | 第48-50页 |
第二节 对相关部门的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研究贡献和不足 | 第53-5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贡献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对未来研究的具体规划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8页 |
附录1 问卷指导语、人口学信息、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 | 第58-60页 |
附录2 个体捐赠意愿情境测验材料 | 第60-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