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第10-13页 |
1.2.1 水库生态调度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生态需水量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3 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2 辽河流域概况及水库兴利供水规律分析 | 第16-23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8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2.1.2 水库概况 | 第17-18页 |
2.2 水库兴利供水规律分析 | 第18-22页 |
2.2.1 农业供水分析 | 第19-22页 |
2.2.2 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分析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研究 | 第23-29页 |
3.1 径流资料分析 | 第23-25页 |
3.2 河道最小、适宜生态流量过程确定 | 第25-26页 |
3.3 水库生态供水过程拟定 | 第26-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水库群供水与引水联合调度规则研究及调度模型构建 | 第29-44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29-30页 |
4.2 水库群供水与引水规则基本形式 | 第30-32页 |
4.2.1 基于生态流量分级控制的水库群供水规则研究 | 第30-31页 |
4.2.2 水库群引水规则研究 | 第31-32页 |
4.3 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模型构建 | 第32-36页 |
4.3.1 水库群供水任务识别与指标确定 | 第32-33页 |
4.3.2 水库群供水与引水规则确定 | 第33-34页 |
4.3.3 联合调度模型构建 | 第34-36页 |
4.4 基于遗传算法与逐次逼近法耦合的模型求解技术 | 第36-43页 |
4.4.1 联合调度模型分解 | 第36页 |
4.4.2 模型求解方法 | 第36-38页 |
4.4.3 优化算法详述 | 第38-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确定及生态效益评价 | 第44-64页 |
5.1 供水与引水规则优化过程分析 | 第44-53页 |
5.1.1 均匀引水情况下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5.1.2 引水规则优化后调度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5.2 联合调度方案确定 | 第53-55页 |
5.3 联合调度方案合理性分析 | 第55-59页 |
5.3.1 定性分析 | 第55-56页 |
5.3.2 定量分析 | 第56-59页 |
5.4 生态效益评价 | 第59-63页 |
5.4.1 铁岭水文站水质现状 | 第59-61页 |
5.4.2 联合调度后水质分析 | 第61-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