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1页 |
·差错控制技术 | 第20页 |
·自动请求重传技术 | 第20-24页 |
·停止等待式ARQ(SW-ARQ,Stop and Wait ARQ) | 第21-22页 |
·退回N步ARQ(GBN-ARQ,Go Back N-step ARQ) | 第22-23页 |
·选择重传ARQ(SR-ARQ,Selective Repeat ARQ) | 第23-24页 |
·信道编码技术 | 第24-34页 |
·卷积码 | 第25-28页 |
·交织技术 | 第28-31页 |
·Turbo码 | 第31页 |
·LDPC码 | 第31-32页 |
·TPC码 | 第32-33页 |
·RA码 | 第33-34页 |
·LDPC码研究现状 | 第34-37页 |
·LDPC码基本理论研究 | 第34-35页 |
·LDPC码的硬件实现 | 第35-36页 |
·LDPC码的应用研究 | 第36-37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7-41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37-38页 |
·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38-41页 |
第二章 HARQ技术和LDPC码基本原理 | 第41-67页 |
·HARQ技术介绍 | 第42-44页 |
·混合Ⅰ型HARQ | 第42页 |
·混合Ⅱ型HARQ | 第42-44页 |
·混合Ⅲ型HARQ | 第44页 |
·LDPC码简介 | 第44-49页 |
·LDPC码的定义 | 第44-45页 |
·LDPC码的二分图表示 | 第45-47页 |
·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 | 第47-49页 |
·LDPC码的编码 | 第49-54页 |
·线性分组码通用编码方法 | 第49-50页 |
·LDPC码的近似线性复杂度编码方法 | 第50-54页 |
·LDPC码的解码 | 第54-62页 |
·Gallager硬判决解码算法 | 第54-55页 |
·概率解码算法 | 第55-58页 |
·和积算法 | 第58-59页 |
·位翻转解码算法 | 第59-60页 |
·协作优化解码算法 | 第60-62页 |
·迭代解码的性能分析 | 第62-66页 |
·密度进化算法 | 第62-64页 |
·高斯近似算法 | 第64-65页 |
·外部信息转移(EXIT)图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三章 LDPC码不等保护特性在MIMO和OFDM系统中的应用 | 第67-89页 |
·下一代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 第67-72页 |
·多天线多发多收技术(MIMO) | 第67-69页 |
·多载波技术 | 第69-71页 |
·LDPC码的结合研究现状 | 第71-72页 |
·基于LDPC码度分布的MIMO传输方案 | 第72-82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方案描述 | 第73-74页 |
·性能分析 | 第74-78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78-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基于LDPC码度分布的OFDM传输方案 | 第82-87页 |
·引言 | 第82页 |
·方案描述 | 第82-84页 |
·性能分析 | 第84页 |
·初传:高度分布映射高信噪比 | 第84-86页 |
·重传:优先重发低信噪比的子载波承载信息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中继网络中的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 第89-118页 |
·中继网络背景 | 第89-100页 |
·中继网络研究现状 | 第90-92页 |
·中继网络介绍 | 第92-97页 |
·中继网络中差错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97-100页 |
·LDPC编码的中继网络 | 第100-109页 |
·方法描述 | 第100页 |
·性能分析 | 第100-107页 |
·仿真结果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页 |
·中继HARQ中重传节点的区域选择方法研究 | 第109-117页 |
·方法描述 | 第109-111页 |
·性能分析 | 第111-114页 |
·仿真结果 | 第114-116页 |
·结论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总结 | 第118-119页 |
·工作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136-137页 |
附录 缩略语表 | 第137-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