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当代中国文化民生建设研究

内容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4-22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二) 研究现状第16-19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四) 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一、文化民生的内涵及建设目标第22-29页
    (一) 文化民生概念的提出第22-23页
    (二) 文化民生的内涵第23-26页
        1、文化民生是文化建设与民生发展两者的互动与融合第23-24页
        2、文化民生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在文化建设中的彰显第24-25页
        3、文化民生是民众对文化发展过程与文化发展成果的双重享有第25-26页
    (三) 文化民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第26-29页
        1、文化民生建设的目标第26-27页
        2、文化民生建设的任务第27-29页
二、文化民生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第29-41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民生思想资源第29-37页
        1、文化产生的源泉是现实的人的实践第29-31页
        2、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的动态需要第31-33页
        3、文化解放的价值归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33-37页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民生建设指导思想第37-41页
        1、确立并保障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第37-39页
        2、关注并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第39页
        3、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文化权益第39-41页
三、当代中国文化民生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41-54页
    (一) 当代中国文化民生建设现状第41-43页
        1、文化民生建设在国家层面的推进第41-42页
        2、文化民生建设在地方层面的典型实践第42-43页
    (二) 当代中国文化民生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第43-49页
        1、文化民生建设形式化、市场化色彩浓重第43-44页
        2、各地区、各阶层文化生态及资源不平衡第44-47页
        3、文化民生建设的社会参与度不够第47-48页
        4、文化民生建设主体诉求与现实状况的脱节第48-49页
    (三) 当代中国文化民生建设主要问题的原因剖析第49-54页
        1、文化民生建设中理念的偏差第50页
        2、文化民生建设中制度的缺失第50-51页
        3、文化民生建设中社会力量的不成熟第51-52页
        4、文化民生建设中主体物质条件与能力的匮乏第52-54页
四、解决当代中国文化民生建设主要问题的路径第54-68页
    (一) 树立科学的文化民生建设理念第54-57页
        1、树立科学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第54-55页
        2、引导民众文化消费习惯、保障民众文化消费能力第55-57页
        3、强化文化生产者的责任感、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第57页
    (二) 完善文化民生建设的制度支持体系第57-61页
        1、优化文化民生的财政投入与分配政策第58-59页
        2、健全保障民众文化权益的政策法规第59-60页
        3、完善文化民生建设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第60-61页
    (三) 扶持文化民生建设的社会力量第61-64页
        1、优化文化民生建设的社会环境第61-62页
        2、加强对民间文化民生建设力量的管理和引导第62-63页
        3、建设与时俱进的技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第63-64页
    (四) 加强文化民生建设的内生力培育第64-68页
        1、确立、尊重并保障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第64-65页
        2、推进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的开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第65-66页
        3、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人民文化创造与实践能力第66-68页
结语:文化民生建设---一项回归人本的系统工程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合趋势下的媒体对政策议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公众对中非合作的尼日利亚感受与政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