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垃圾处理场选址制度研究--以克服邻避情结和选址歧视为目标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导论第12-18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13-16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6页
    第四节 论文框架第16-18页
第一章 垃圾处理与生俱来的邻避与歧视第18-25页
    第一节 邻避冲突成因分析第18-22页
        一、邻避设施——邻避冲突的源起第19-20页
        二、邻避情结—邻避冲突的始点第20页
        三、邻避冲突的成因第20-22页
    第二节 邻避设施的选址歧视第22-25页
第二章 我国垃圾处理场选址的法律制度困境第25-35页
    第一节 垃圾处理场选址的基本法律制度第25-27页
        一、专项规划制度第25页
        二、选址意见书制度第25-26页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第26-27页
    第二节 选址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制度困境第27-29页
        一、基于案例的分析:信息不公开,公众无从参与第27-28页
        二、选址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在法律上的缺失第28-29页
    第三节 专家中立制度的困境第29-32页
        一、基于案例的分析:专家因为利益而不中立第29-30页
        二、专家中立法律制度的缺失第30-32页
    第四节 环评制度的实施困境第32-35页
        一、环评单位的非独立性第32页
        二、信息公开存在不足之处第32-34页
        三、听证会流于形式第34-35页
第三章 纽约市邻避设施选址制度第35-44页
    第一节 背景介绍第35-37页
        一、前提性概念简介第35-36页
        二、土地利用审批程序(ULURP程序)第36-37页
    第二节 平等分担法则(Fair Share Criteria)概述第37-41页
        一、年度城市设施需求规划(The Annual Statement of Needs)第37-38页
        二、平等分担法则(Fair Share Criteria)第38-41页
    第三节 对平等分担法则的质疑第41-44页
        一、环境负担分配存在实质上的不平等第41-42页
        二、未能对不同邻避设施的环境负担量从整体上进行分配第42页
        三、违背城市规划学的原理第42-43页
        四、平等分担法则的法律位阶较低第43-44页
第四章 克服邻避情结和选址歧视的制度路径第44-52页
    第一节 确立选址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制度第45-47页
        一、选址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的“确立空间”第45页
        二、确立共识构建程序和监督委员会制度第45-47页
    第二节 确立专家的中立性制度第47-48页
        一、专家在公众参与中角色的再定位第47页
        二、专家中立性制度的“确立空间”第47-48页
    第三节 量化法选址规则的确立第48-51页
        一、量化法基本原理第48-49页
        二、量化法的局限性第49-50页
        三、量化法选址规则的“确立空间”第50-51页
    第四节 完善环境补偿机制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他人商标用于关键词广告侵权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宽厚比矩形钢管混凝土柱T型加劲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