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第一章 中国电力市场化输配电分离改革的制度逻辑 | 第13-24页 |
第一节 中国电力市场化渐进式改革进路的动态回顾 | 第13-15页 |
一、电改起点:政企分离与打破垄断 | 第13页 |
二、电改推进:厂网分开与竞价上网 | 第13-14页 |
三、电改深化:输配分离与终端竞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电力市场化中输配电分离改革的阻碍 | 第15-19页 |
一、理论阻碍:电力属性与输配电的语义分析 | 第15-17页 |
二、现实阻碍:我国输配电产业发展形态概览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电力市场化输配电分离改革的多维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一、输配分离与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20页 |
二、输配分离与自然垄断理论 | 第20-21页 |
三、输配电与可竞争环节理论 | 第21-22页 |
四、输配分离与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页 |
第四节 电力市场化中输配电改革之必要性与契机 | 第22-24页 |
一、输配电分离改革之必要性 | 第22-23页 |
二、输配电分离改革之契机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中国输配电分离改革中的法律制度症结 | 第24-29页 |
第一节 中国输配电领域的既有立法成果 | 第24-26页 |
一、我国输配电领域立法反思 | 第24-25页 |
二、输配电立法对竞争机制形成的促进作用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输配电网公平开放的法律规制体系 | 第26-29页 |
一、竞争法律规制体系 | 第26-27页 |
二、资源法律规制体系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国外电力体制改革中输配电分离模式考察 | 第29-39页 |
第一节 输配电产权分离模式——英国 | 第29-31页 |
一、英国输配电体制 | 第29-30页 |
二、英国输配电立法 | 第30页 |
三、产权分离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利弊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输配电法律分离模式——法国 | 第31-34页 |
一、法国输配电体制 | 第32页 |
二、法国输配电立法 | 第32-33页 |
三、法律分离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利弊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输配电功能分离模式——日本 | 第34-35页 |
一、日本输配电体制 | 第34页 |
二、日本输配电立法 | 第34-35页 |
三、功能分离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利弊分析 | 第35页 |
第四节 国外输配电分离模式考察的经验启示 | 第35-39页 |
一、国外输配电分离模式选择之参考要素 | 第36-37页 |
二、国外输配电分离法律规制体系之特点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国输配电分离模式选择与法律规制 | 第39-48页 |
第一节 现行制度语境下的中国输配电分离体制选择 | 第39-41页 |
一、我国输配电体制改革之分离模式抉择 | 第39页 |
二、我国主体输配电网采用法律分离模式的理由 | 第39-41页 |
三、我国增量输配电网采用产权分离模式的理由 | 第41页 |
第二节 电力法和竞争法并行的输配电法律规制体系建构 | 第41-45页 |
一、反垄断立法对输配电环节的宽容与管制 | 第42页 |
二、电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与引导 | 第42-43页 |
三、消保法对电力消费主体权益的法律保护 | 第43-44页 |
四、修改电力法从而明确输配主体权利义务 | 第44页 |
五、电力法与竞争法规制手段形成良好互动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我国输配电法律规制之基础法律制度 | 第45-48页 |
一、强制缔约制度 | 第45-46页 |
二、输配电价制度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