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梁式桥论文

点蚀对钢箱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还原蚀坑法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蚀坑形状的选择及点蚀损伤程度的评价指标第14-15页
        1.2.2 蚀坑的布置第15-16页
        1.2.3 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区域削弱法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1 位置选择第17-18页
        1.3.2 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 随机厚度法研究现状第19-20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0-23页
        1.5.1 现有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5.2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锈蚀钢梁承载力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第23-43页
    2.1 均匀锈蚀钢梁的材料性能及影响因素第23-25页
    2.2 均匀锈蚀钢梁的受力性能第25-29页
        2.2.1 钢梁尺寸及加速腐蚀第25-26页
        2.2.2 钢梁的布置第26页
        2.2.3 钢梁的加载方案第26页
        2.2.4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第26-27页
        2.2.5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第27-29页
    2.3 点蚀影响下钢梁力学性能的研究方法第29-30页
    2.4 试件尺寸与测量第30-33页
        2.4.1 材料尺寸第30-31页
        2.4.2 材料特性第31-32页
        2.4.3 钢梁试件的加载第32-33页
    2.5 有限元模型第33-34页
    2.6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第34-37页
    2.7 点蚀对钢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37-42页
        2.7.1 极限承载力的变化第37-38页
        2.7.2 应力变化第38-40页
        2.7.3 破坏形态第40-42页
    2.8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点蚀对四边简支条件下钢梁腹板抗剪性能的影响第43-55页
    3.1 概述第43页
    3.2 点蚀板的抗剪性能研究第43-45页
        3.2.1 几何参数第43-44页
        3.2.2 边界条件第44-45页
        3.2.3 锈坑模型的选择第45页
    3.3 影响点蚀损伤板剪切力学性能的点蚀损伤参数第45-49页
        3.3.1 锈坑锈蚀深度的影响第45-46页
        3.3.2 点蚀损伤程度的影响第46-47页
        3.3.3 点蚀体积损伤度的影响第47-49页
    3.4 点蚀对剪切板剪切刚度的影响第49-51页
    3.5 点蚀对剪切板弹塑性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4章 局部锈蚀影响下钢箱梁腹板剪切屈曲分析第55-69页
    4.1 钢梁腹板剪切屈曲的研究背景第55页
    4.2 考虑翼缘约束作用的钢梁腹板剪切屈曲第55-58页
        4.2.1 不同边界条件弹性屈曲系数的理论值比较第55-56页
        4.2.2 钢箱梁腹板剪切屈曲的边界条件及荷载施加方式第56-57页
        4.2.3 不同宽高比箱梁腹板的剪切屈曲系数第57-58页
    4.3 钢箱梁腹板的剪切屈曲第58-64页
        4.3.1 翼缘对局部锈蚀腹板的约束作用第58-61页
        4.3.2 箱梁腹板参数对剪切屈曲系数的影响第61-64页
    4.4 局部锈蚀影响下箱梁腹板剪切屈曲第64-68页
        4.4.1 影响因素第64-66页
        4.4.2 剩余强度的变化规律第66-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局部锈蚀影响下钢箱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试验分析第69-81页
    5.1 概述第69页
    5.2 箱梁试件的尺寸第69-71页
    5.3 测点的布置和试件的加载第71-73页
    5.4 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第73-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局部锈蚀影响下钢箱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数值分析第81-97页
    6.1 概述第81-83页
    6.2 钢箱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建议公式第83-86页
    6.3 局部锈蚀影响下箱梁试件的有限元分析第86-92页
    6.4 局部锈蚀影响下钢箱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第92-95页
    6.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总结与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环境过程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及其过程中大分子缠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