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25页 |
1.1 生物炭与气候变化 | 第13-15页 |
1.2 生物炭的制备 | 第15-17页 |
1.3 生物炭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17-21页 |
1.4 生物炭应用的环境效应 | 第21-22页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25-34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中子成像技术在土壤-生物炭体系水分运移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 第34-43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3.3 结果 | 第37-40页 |
3.4 讨论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生物炭对典型苯脲基除草剂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43-56页 |
4.1 引言 | 第43-4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在极端水文过程背景下生物炭和生物固体(biosolid)对农业土壤中水可提取有机物的影响 | 第56-68页 |
5.1 引言 | 第56-57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5.3 结果 | 第59-63页 |
5.4 讨论 | 第63-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在极值水文过程背景下生物炭和生物固体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68-79页 |
6.1 引言 | 第68-69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6.3 结果 | 第71-75页 |
6.4 讨论 | 第75-7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79-91页 |
7.1 引言 | 第79-80页 |
7.2 材料与方法 | 第80-84页 |
7.3 结果 | 第84-87页 |
7.4 讨论 | 第87-90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1-95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91-93页 |
8.2 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