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1.2.1 国外基层政权的特点和启示 | 第15-17页 |
1.2.2 国内关于乡镇政府履职难题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3 核心概念 | 第18-19页 |
1.3.1 乡镇职责 | 第18页 |
1.3.2 双重压力 | 第18-19页 |
1.3.3 后税费时代 | 第19页 |
1.3.4 服务型政府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3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0-22页 |
第2章 乡镇政府履职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2.1 改革开放后乡镇改革历程 | 第22-25页 |
2.1.1 “社改乡”和“乡政村治”体制建立(1980-1985) | 第22页 |
2.1.2 “撤乡并镇”和“村民自治”的推行(1986-1997) | 第22-24页 |
2.1.3 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管理体制创新(1998-2006) | 第24-25页 |
2.1.4 “后税费时代”和农村综合改革(2007-今) | 第25页 |
2.2 乡镇改革的特点分析 | 第25-28页 |
2.2.1 乡镇改革的源动力 | 第25-26页 |
2.2.2 乡镇改革取得成就 | 第26-27页 |
2.2.3 乡镇改革的局限性 | 第27-28页 |
2.3 当前我国乡镇政府履职现状 | 第28-30页 |
2.3.1 当前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 | 第28页 |
2.3.2 当前乡镇政府履职特征分析 | 第28-30页 |
第3章 乡镇政府履职实践分析——以越河镇为例 | 第30-37页 |
3.1 越河镇的基本情况 | 第30-33页 |
3.1.1 越河镇的概况和组织架构 | 第30-32页 |
3.1.2 越河镇的代表性分析 | 第32-33页 |
3.2 越河镇履行职责的基本情况 | 第33-37页 |
3.2.1 上级任务逐层分解到乡镇 | 第34-35页 |
3.2.2 临时性重点任务时时加码 | 第35页 |
3.2.3 主动性工作开展少之又少 | 第35-37页 |
第4章 乡镇政府履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9页 |
4.1 越河镇履行职责中存在问题 | 第37-38页 |
4.1.1 服务经济职责履行不突出 | 第37页 |
4.1.2 维护稳定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37页 |
4.1.3 公共服务职责履行不充分 | 第37-38页 |
4.1.4 社会事业管理职责履行不明显 | 第38页 |
4.2 导致越河镇履职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9页 |
4.2.1 工作压力呈现出新特点 | 第38-40页 |
4.2.2 乡镇职责规定不明确 | 第40-42页 |
4.2.3 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 第42-44页 |
4.2.4 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 第44-46页 |
4.2.5 乡镇政府履职环境不佳 | 第46-49页 |
第5章 破解越河镇履职难题的对策分析 | 第49-58页 |
5.1 进一步缓解乡镇工作压力 | 第49页 |
5.1.1 探索建立减压机制应对自上而下的压力 | 第49页 |
5.1.2 积极响应农民需求应对自下而上的压力 | 第49页 |
5.2 找准工作职责定位 | 第49-52页 |
5.2.1 服务经济发展 | 第50-51页 |
5.2.2 进行社会管理 | 第51页 |
5.2.3 提供公共服务 | 第51-52页 |
5.2.4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第52页 |
5.3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 第52-54页 |
5.3.1 增强对垂直部门管理的话语权 | 第53页 |
5.3.2 增强对农村热点问题的执法权 | 第53-54页 |
5.4 正确认识当前环境 | 第54-55页 |
5.4.1 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 第54页 |
5.4.2 充分认识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 第54-55页 |
5.5 创造良好履职环境 | 第55-58页 |
5.5.1 调整绩效考核制度 | 第55-56页 |
5.5.2 改革乡镇财政体制 | 第56页 |
5.5.3 探索干部流动机制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