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导言 | 第9-16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对象 | 第1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蔬菜业物流模式的阐述及物流特点 | 第16-22页 |
·蔬菜业物流模式的阐述 | 第16-17页 |
·蔬菜业物流的特征 | 第17-18页 |
·蔬菜业物流对象的特殊性 | 第18-20页 |
·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模式范畴与类型 | 第20-22页 |
·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模式范畴 | 第20页 |
·中国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模式类型 | 第20-22页 |
3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模式运行态势 | 第22-30页 |
·江西蔬菜业物流的区位优势 | 第22-23页 |
·地理位置优越 | 第22页 |
·生态环境适宜 | 第22页 |
·种质资源丰富 | 第22页 |
·劳力资源充裕 | 第22-23页 |
·发展空间广阔 | 第23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模式与运行现状 | 第23-26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模式 | 第23-25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运行现状 | 第25-26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 第26-27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模式的优势 | 第26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模式的劣势 | 第26-27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 第27-30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江西省蔬菜业物流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4 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模式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30-36页 |
·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模式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内陆地区蔬菜物流业模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物流模式问题 | 第31页 |
·农协和公司主导的物流模式问题 | 第31页 |
·农超对接为主导的物流模式问题 | 第31-32页 |
·第三方物流主导的物流模式问题 | 第32页 |
·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32-33页 |
·体制制约 | 第32页 |
·市场制约 | 第32-33页 |
·科技制约 | 第33页 |
·影响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模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 第33-34页 |
·历史原因和地域条件影响 | 第33页 |
·安全机制不够完善 | 第33-34页 |
·基层行政机制认识不够充分 | 第34页 |
·资金薄弱 | 第34页 |
·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与未来走向 | 第34-36页 |
5 中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的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 第36-43页 |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的分析及借鉴 | 第36-41页 |
·美国超市主导型物流模式特点及借鉴 | 第36-38页 |
·日本农民协会主导型物流模式特点及借鉴 | 第38-40页 |
·欧盟农产品物流模式特点及借鉴 | 第40-41页 |
·台湾与大陆发达地区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分析及借鉴 | 第41-43页 |
·台湾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模式特点 | 第41-42页 |
·山东寿光蔬菜物流模式发展特点 | 第42-43页 |
6 内陆地区蔬菜业物流模式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3-56页 |
·蔬菜业物流模式构建 | 第43-49页 |
·批发市场主导物流模式 | 第43-44页 |
·信息平台为主导的物流模式 | 第44-45页 |
·农超对接物流模式 | 第45-46页 |
·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或公司为主导的物流模式 | 第46-47页 |
·第三方物流模式 | 第47-49页 |
·蔬菜业物流发展的具体建议 | 第49-54页 |
·蔬菜生产安全方面的控制 | 第49页 |
·专业人才培养 | 第49-50页 |
·质量、品牌、信用建设 | 第50-52页 |
·信息网络及环境优化 | 第52-54页 |
·市场体系建设及监管 | 第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