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14-17页 |
2.1 权力制衡理论的概念及与权力监督的区别 | 第14-15页 |
2.1.1 权力制衡理论的概念和观点 | 第14页 |
2.1.2 权力制衡与权力监督的区别 | 第14-15页 |
2.2 权力制衡理论在村民自治实践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2.2.1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现状及意义 | 第15-16页 |
2.2.2 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2.2.3 如何加强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产生的背景、历程和意义 | 第17-20页 |
3.1 产生背景 | 第17页 |
3.2 建立过程 | 第17-18页 |
3.3 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四章 寿光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设实践 | 第20-33页 |
4.1 寿光市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概况 | 第20-22页 |
4.2 寿光市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 | 第22-26页 |
4.2.1 让村民了解村务监督委员会 | 第22页 |
4.2.2 严格按照程序开展选举 | 第22-23页 |
4.2.3 参加培训提升成员职责意识 | 第23-25页 |
4.2.4 完善制度便于成员有章可循 | 第25页 |
4.2.5 落实保障利于成员开展工作 | 第25-26页 |
4.2.6 开展承诺促使成员高效践诺 | 第26页 |
4.3 寿光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创新 | 第26-31页 |
4.3.1 双否决终审制 | 第26-29页 |
4.3.2 一年四季集中监督制度 | 第29-31页 |
4.4 寿光市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成果 | 第31-33页 |
4.4.1 扩大了反腐监督的层面 | 第31页 |
4.4.2 推动了农廉工作更接地气 | 第31-32页 |
4.4.3 法制化确保了政通令行 | 第32页 |
4.4.4 合理决策密切了干群关系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寿光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 第33-36页 |
5.1 思想定位上有偏差 | 第33页 |
5.2 制度化建设不完善 | 第33-34页 |
5.3 职能发挥不够明显 | 第34页 |
5.4 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4-36页 |
第六章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规范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6-39页 |
6.1 健全工作机构 | 第36页 |
6.2 规范日常工作 | 第36页 |
6.3 创新监督机制 | 第36-37页 |
6.4 强化组织支持 | 第37页 |
6.5 扩大民意测评 | 第37-38页 |
6.6 完善保障制度 | 第38-3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