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6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圆偏振发光的介绍及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1.3 圆偏振发光的研究进展 | 第13-30页 |
1.3.1 手性金属配合物 | 第13-18页 |
1.3.1.1 手性稀土配合物 | 第14-17页 |
1.3.1.2 手性过渡金属配合物 | 第17-18页 |
1.3.2 手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 第18-24页 |
1.3.2.1 螺烯衍生物 | 第18-20页 |
1.3.2.2 轴手性联萘酚衍生化 | 第20-22页 |
1.3.2.3 碳手性化合物 | 第22-24页 |
1.3.3 手性高分子 | 第24-29页 |
1.3.3.1 侧链手性高分子 | 第24-26页 |
1.3.3.2 手性底物诱导高分子 | 第26-29页 |
1.3.4 聚集诱导发光的CPL材料 | 第29-30页 |
1.4 论文设想和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第二章 基于手性联萘酚AIE活性主链手性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其聚集诱导圆偏振发光研究 | 第36-59页 |
2.1 引言 | 第36-3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7-44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2.2.2 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 第38-4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6页 |
2.3.1 手性共轭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45页 |
2.3.2 手性共轭高分子AIE性质的研究 | 第45-50页 |
2.3.3 手性共轭高分子UV-vis和CD光谱的研究 | 第50-53页 |
2.3.4 手性共轭高分子CPL光谱的研究 | 第53-54页 |
2.3.5 手性共轭高分子聚集体形貌的研究 | 第54-5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三章 基于诱导手性O-BODIPY结构AIEE活性主链手性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圆偏振发光研究 | 第59-69页 |
3.1 引言 | 第5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59-60页 |
3.2.2 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 第60-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3.3.1 手性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61-62页 |
3.3.2 手性共轭高分子AIEE性质的研究 | 第62-63页 |
3.3.3 手性共轭高分子UV-vis和CD光谱的研究 | 第63-65页 |
3.3.4 手性共轭高分子CPL光谱的研究 | 第65-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四章 基于诱导手性O-BODIPY结构AIE活性手性共轭小分子的合成及其分子内能量传递的圆偏振发光研究 | 第69-82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0-72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70页 |
4.2.2 手性共轭小分子的合成 | 第70-7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2-80页 |
4.3.1 手性共轭小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72页 |
4.3.2 手性共轭小分子AIE性质的研究 | 第72-77页 |
4.3.3 手性共轭小分子CD光谱的研究 | 第77-79页 |
4.3.4 手性共轭小分子CPL光谱的研究 | 第79-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基于BODIPY结构和钌炔基配合物低能级差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第82-97页 |
5.1 引言 | 第82-8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5-89页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85页 |
5.2.2 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 第85-8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9-93页 |
5.3.1 共轭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89-90页 |
5.3.2 共轭高分子光学性质的研究 | 第90-91页 |
5.3.3 共轭高分子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91-92页 |
5.3.4 理论计算 | 第92-9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全文总结 | 第97-99页 |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的谱图 | 第99-114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