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概述 | 第9-13页 |
| 第一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概念、理论基础与渊源 | 第9-11页 |
|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产生与沿革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我国现行选举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11-12页 |
| 第三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12-13页 |
| 一、选举的普遍性原则 | 第12页 |
| 二、选举权的平等保护原则 | 第12-13页 |
|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 第13页 |
| 第二章 我国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现状---以C市Q区为例 | 第13-38页 |
| 第一节 Q区基本概况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上级安排及选举前期组织 | 第14-17页 |
| 一、建立选举机构 | 第14-17页 |
| 二、确定选举日程 | 第17页 |
| 第三节 选区划分与代表名额分配 | 第17-21页 |
| 一、选区划分 | 第17-19页 |
| 二、代表名额分配 | 第19-21页 |
| 第四节 选民登记与选民资格审查 | 第21-25页 |
| 一、选民登记 | 第21-25页 |
| 二、选民资格审查 | 第25页 |
| 第五节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 第25-33页 |
| 一、初步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 第25-27页 |
| 二、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 第27-30页 |
| 三、人大代表初步建议人选的提名考察 | 第30-33页 |
| 第六节 投票选举 | 第33-38页 |
| 一、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选举 | 第34-36页 |
| 二、乡镇街道的投票选举 | 第36-38页 |
| 三、选举结果 | 第38页 |
| 第三章 C市Q区人大代表选举的不足及原因 | 第38-44页 |
| 第一节 选举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 第38-39页 |
| 第二节 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分配不够合理 | 第39-41页 |
| 第三节 选民登记效率不高 | 第41-42页 |
| 第四节 代表候选人提名、确定、介绍、见面机制不够完善 | 第42-43页 |
| 第五节 选举操作不规范 | 第43页 |
| 第六节 选举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关于完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建议 | 第44-53页 |
| 第一节 完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 一、坚持党的领导,扩大民主 | 第44页 |
| 二、把握方向,进行渐进式改革 | 第44页 |
| 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改革落到实处 | 第44-45页 |
| 第二节 完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建议措施 | 第45-53页 |
| 一、改进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程序 | 第45-47页 |
| 二、设置更为独立和中性的选举机构 | 第47页 |
| 三、改进选民的登记方式 | 第47-48页 |
| 四、改进选区划分方式 | 第48-49页 |
| 五、改进代表名额分配方式 | 第49-50页 |
| 六、完善代表候选人的见面机制 | 第50页 |
| 七、调整选举的投票方式 | 第50-51页 |
| 八、完善选举监督机制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