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11-18页 |
| 1.1 研究区地理交通位置情况 | 第11-12页 |
| 1.2 大梁子铅锌矿勘探研究简史 | 第12-13页 |
| 1.3 MVT铅锌矿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1.6 论文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16-18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5页 |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属性 | 第18-19页 |
| 2.2 区域地层 | 第19-22页 |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2-23页 |
| 2.4 区域岩浆岩和变质岩 | 第23-25页 |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5-38页 |
| 3.1 矿区地层 | 第25页 |
| 3.2 矿区构造 | 第25-33页 |
| 3.2.1 断裂构造 | 第25-29页 |
| 3.2.2 节理构造 | 第29页 |
| 3.2.3 黑色破碎带 | 第29-33页 |
| 3.3 矿体特征 | 第33-35页 |
| 3.4 围岩蚀变 | 第35-38页 |
| 3.4.1 围岩蚀变基本特征 | 第35-37页 |
| 3.4.2 围岩蚀变与找矿 | 第37-38页 |
| 第4章 矿相学特征 | 第38-53页 |
| 4.1 矿石类型 | 第38-39页 |
| 4.2 矿石成分 | 第39-45页 |
| 4.2.1 矿石矿物成分 | 第39-45页 |
| 4.2.2 脉石矿物成分 | 第45页 |
| 4.2.3 矿石化学成分 | 第45页 |
| 4.3 矿石组构 | 第45-50页 |
| 4.3.1 矿石构造 | 第45-47页 |
| 4.3.2 矿石结构 | 第47-50页 |
| 4.4 矿物生成顺序 | 第50页 |
| 4.5 矿石矿相学特征的成因意义 | 第50-53页 |
| 第5章 矿床成因 | 第53-63页 |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3-56页 |
| 5.2 成矿流体特征 | 第56-58页 |
| 5.3 成矿动力学背景 | 第58页 |
| 5.4 容矿空间形成 | 第58页 |
| 5.5 主要控矿因素 | 第58-60页 |
| 5.6 矿质沉淀机制 | 第60-61页 |
| 5.7 成矿模式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