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1 氨基酸工艺冷凝水简介 | 第12页 |
| 1.1.1 氨基酸工艺冷凝水的来源 | 第12页 |
| 1.1.2 氨基酸工艺冷凝水的水质特性 | 第12页 |
| 1.2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发展 | 第12-17页 |
| 1.2.1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第12-14页 |
| 1.2.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1.3 酸性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研究 | 第17-20页 |
| 1.3.1 pH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 | 第17-18页 |
| 1.3.2 厌氧嗜酸菌的研究 | 第18页 |
| 1.3.3 酸性pH条件下厌氧工艺的研究 | 第18-19页 |
| 1.3.4 厌氧产甲烷过程的电子转移途径 | 第19-20页 |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0-22页 |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不同初始pH条件下氨基酸工艺冷凝水的BMP试验研究 | 第22-33页 |
| 2.1 前言 | 第22页 |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 2.2.1 氨基酸工艺冷凝水原水水质和接种污泥 | 第22-23页 |
| 2.2.2 BMP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 2.2.3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 2.3.1 BMP试验过程基质降解分析 | 第25-28页 |
| 2.3.2 BMP试验产甲烷能力与活性分析 | 第28-30页 |
| 2.3.3 BMP试验过程pH变化及碱度自适应能力分析 | 第30-3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酸性pH条件下UASB处理氨基酸工艺冷凝水的启动方式研究 | 第33-49页 |
| 3.1 前言 | 第33页 |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 3.2.1 氨基酸工艺冷凝水原水水质接种污泥 | 第33页 |
| 3.2.2 试验装置 | 第33-34页 |
| 3.2.3 反应器启动试验方法 | 第34页 |
| 3.2.4 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7页 |
| 3.3.1 反应器启动驯化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35-38页 |
| 3.3.2 反应器pH、碱度及甲烷产量变化规律分析 | 第38-40页 |
| 3.3.3 反应器厌氧污泥的性状及SEM分析 | 第40-43页 |
| 3.3.4 反应器厌氧体系的产甲烷活性及产甲烷途径分析 | 第43-4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酸性pH条件下有机负荷对UASB处理氨基酸工艺冷凝水的影响研究 | 第49-55页 |
| 4.1 前言 | 第49页 |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 4.2.1 氨基酸工艺冷凝水原水水质与接种污泥 | 第49页 |
| 4.2.2 试验装置 | 第49页 |
| 4.2.3 水力冲击负荷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 4.2.4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50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 4.3.1 有机负荷对COD和乙酸的去除变化规律分析 | 第50-52页 |
| 4.3.2 有机负荷对pH值和碱度变化规律分析 | 第52-53页 |
| 4.3.3 有机负荷对产气以及组分变化规律分析 | 第53-5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酸性pH条件下UASB处理氨基酸工艺冷凝水的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 | 第55-67页 |
| 5.1 前言 | 第55页 |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8页 |
| 5.2.1 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 | 第55-58页 |
| 5.2.2 酸性pH条件下UASB水利冲击负荷试验 | 第58页 |
| 5.2.3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58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5页 |
| 5.3.1 Monod and Contois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59-61页 |
| 5.3.2 Grau second-order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61-62页 |
| 5.3.3 改良的Stover-Kincannon基质将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62-63页 |
| 5.3.4 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的评估分析 | 第63-6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