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对比分析法 | 第11-12页 |
1.3.2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1.3.3 调查访谈法 | 第12页 |
1.3.4 文献档案法 | 第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第16-19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2.1 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社区概念 | 第19-20页 |
2.1.2 农村社区的涵义 | 第20-21页 |
2.1.3 农村社区经济的涵义 | 第21-22页 |
2.2 社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22-30页 |
2.2.1 区位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社区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2.2.3 产业经济理论 | 第24-25页 |
2.2.4 产业聚集理论 | 第25-30页 |
3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30-44页 |
3.1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30-37页 |
3.1.1 寒亭区农村社区总体现状 | 第30-31页 |
3.1.2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情况 | 第31-32页 |
3.1.3 寒亭区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的现有措施 | 第32-37页 |
3.2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39页 |
3.2.1 农村社区经济缺乏统一规划 | 第37-38页 |
3.2.2 农村社区产业体系不完善 | 第38页 |
3.2.3 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主体不强 | 第38-39页 |
3.3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 第39-44页 |
3.3.1 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 第39-40页 |
3.3.2 农村社区经济发展要素缺失 | 第40-42页 |
3.3.3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 | 第42页 |
3.3.4 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 | 第42-44页 |
4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思路与方式选择 | 第44-53页 |
4.1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思路 | 第44-45页 |
4.2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原则 | 第45-46页 |
4.2.1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 | 第45页 |
4.2.2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 第45-46页 |
4.2.3 坚持实事求是 | 第46页 |
4.2.4 切实尊重群众意愿 | 第46页 |
4.2.5 统筹考虑整体效应 | 第46页 |
4.3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具体方式分析 | 第46-53页 |
4.3.1 特色农业型发展方式 | 第47-48页 |
4.3.2 特色加工型发展方式 | 第48-49页 |
4.3.3 市场物流型发展方式 | 第49-50页 |
4.3.4 城镇依附型发展方式 | 第50-51页 |
4.3.5 资源开发型发展方式 | 第51-53页 |
5 寒亭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具体对策与建议 | 第53-72页 |
5.1 实行统一谋划规划 | 第53-54页 |
5.1.1 统一进行空间规划 | 第53页 |
5.1.2 统一进行产业规划 | 第53页 |
5.1.3 统一进行治理规划 | 第53-54页 |
5.2 培育优势产业体系 | 第54-57页 |
5.2.1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第54-56页 |
5.2.2 优化提升工业经济体系 | 第56页 |
5.2.3 做大做强服务经济体系 | 第56-57页 |
5.3 壮大农村经营主体 | 第57-59页 |
5.3.1 提升壮大农民合作社 | 第57页 |
5.3.2 做强做优龙头企业 | 第57-58页 |
5.3.3 提高专业大户职业化水平 | 第58页 |
5.3.4 规范引导家庭农场发展 | 第58-59页 |
5.4 破解农村社区经济发展要素限制 | 第59-64页 |
5.4.1 破除资金限制 | 第59-62页 |
5.4.2 破除土地要素限制 | 第62-63页 |
5.4.3 破除人才要素限制 | 第63页 |
5.4.4 破除技术研究限制 | 第63-64页 |
5.5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 第64-70页 |
5.5.1 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 第64-65页 |
5.5.2 强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改革 | 第65-68页 |
5.5.3 全面推进其他相关领域改革 | 第68-70页 |
5.6 突出政府引导作用 | 第70-72页 |
5.6.1 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 | 第70页 |
5.6.2 发挥行业服务组织作用 | 第70-71页 |
5.6.3 引导完善社区组织架构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