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写实油画在中国的三次引入及产生的影响 | 第10-13页 |
·明末清初从无到有,奠定基础 | 第10页 |
·20 世纪初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引进一个新画种 | 第10-11页 |
·20 世纪后半期的对西方油画技法的“完善性”学习,进入发展“快车道”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写实主义油画在中国何以成为主流并在当代延续强势 | 第13-23页 |
·当代写实主义是历史“必然性”还是“偶然性”的选择 | 第13-19页 |
·历史变革中的自然选择 | 第13-14页 |
·关注历史和服务政治的需要 | 第14-15页 |
·教学模式的选择 | 第15-19页 |
·中国油画教学的引入 | 第15-16页 |
·徐悲鸿写实主义教学体系得到认同 | 第16-18页 |
·苏联油画教学模式的确立 | 第18-19页 |
·中国绘画需要写实主义的“形象” | 第19-21页 |
·中国绘画中客观真实“形象”的缺乏 | 第19-20页 |
·写实主义油画在当代中国有其特殊的实践意义 | 第20-21页 |
·写实主义油画的民族性特征 | 第21页 |
·写实主义油画多样性特征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写实主义题材油画创作面临的问题 | 第23-25页 |
·当代油画创作多元性对其产生的冲击 | 第23-24页 |
·对写实主义题材内容还需深入挖掘 | 第24页 |
·艺术市场化对写实主义题材油画创作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当代写实主义题材油画创作的探索 | 第25-28页 |
·让油画成为我们自然的表述方式 | 第25页 |
·写实主义题材油画创作的时代性 | 第25-26页 |
·西方艺术中的积极元素值得借鉴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附图 | 第29-32页 |
注释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