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的非均相镍催化剂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丙烯酸(酯)概述 | 第17页 |
1.3 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 第17-23页 |
1.3.1 丙烯氧化法 | 第18页 |
1.3.2 丙烯腈水解法 | 第18-19页 |
1.3.3 乙烯氧化羰化法 | 第19页 |
1.3.4 丙烷氧化法 | 第19-20页 |
1.3.5 氰乙醇法 | 第20页 |
1.3.6 甘油脱水法 | 第20-21页 |
1.3.7 生物发酵法 | 第21页 |
1.3.8 乙炔羰基化法 | 第21-23页 |
1.4 乙炔经羰基化反应合成丙烯酸的催化剂 | 第23-27页 |
1.4.1 均相催化剂 | 第23-26页 |
1.4.2 非均相催化剂 | 第26-27页 |
1.5 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溶剂的研究 | 第27-28页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8页 |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30-31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30-31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1页 |
2.2 实验装置与产物分析 | 第31-35页 |
2.2.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2.2.2 产物分析 | 第33-34页 |
2.2.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2.3 催化剂制备 | 第35-36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36-38页 |
2.4.1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36页 |
2.4.2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 | 第38-50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条件 | 第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3.3.1 Ni存在形态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4 单质Ni前驱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6 PPh_3用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7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8 反应初始压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9 水用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10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甲酯 | 第50-58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条件 | 第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4.3.1 HCl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 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单质Ni前驱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4.3.4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7 反应初始压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8-59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59页 |
5.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第68-70页 |
附件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