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1页 |
1.1 引言 | 第19-20页 |
1.2 乳酸链球菌素简介 | 第20-31页 |
1.2.1 乳酸链球菌素的结构与组成 | 第20-22页 |
1.2.2 乳酸链球菌素的溶解与稳定性能 | 第22页 |
1.2.3 乳酸链球菌素的活性与定量检测 | 第22-23页 |
1.2.4 乳酸链球菌素的生物合成 | 第23-24页 |
1.2.5 乳酸链球菌素的生产 | 第24-27页 |
1.2.6 乳酸链球菌素的抗菌性能 | 第27-28页 |
1.2.7 乳酸链球菌素的抑菌机理 | 第28页 |
1.2.8 乳酸链球菌素的应用 | 第28-31页 |
1.3 纳米乳技术简介 | 第31-35页 |
1.3.1 纳米乳剂的理化特性 | 第31-32页 |
1.3.2 纳米乳剂的常用制备方法 | 第32-34页 |
1.3.3 纳米乳剂作为活性物质载体的应用优势 | 第34-35页 |
1.4 油凝胶体系简介 | 第35-38页 |
1.4.1 油凝胶的定义 | 第35页 |
1.4.2 油凝胶的分类 | 第35-36页 |
1.4.3 油凝胶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36页 |
1.4.4 常见的食品级成胶剂 | 第36-37页 |
1.4.5 油凝胶的应用与优势 | 第37-38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8-41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8-39页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第二章 乳酸链球菌素与D-柠檬烯复合纳米体系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 | 第41-55页 |
2.1 前言 | 第41页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1-43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2-4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2.3.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43页 |
2.3.2 菌体培养与菌悬液的配制 | 第43-44页 |
2.3.3 乳酸链球菌素、D-柠檬烯及复合纳米体系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44页 |
2.3.4 乳酸链球菌素和D-柠檬烯协同抗菌性能测定 | 第44-45页 |
2.3.5 相转变法制备复合纳米乳体系 | 第45页 |
2.3.6 纳米乳体系粒径测量 | 第45页 |
2.3.7 纳米乳体系浊度的测定 | 第45-46页 |
2.3.8 复合纳米体系抗菌能力与抗菌剂添加量的比较 | 第46页 |
2.4 实验结论 | 第46-53页 |
2.4.1 乳酸链球菌素和D-柠檬烯抗菌能力的测定 | 第46-47页 |
2.4.2 乳酸链球菌素与D-柠檬烯协同性能的测定 | 第47-48页 |
2.4.3 纳米乳体系的制备与优化 | 第48-51页 |
2.4.4 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对复合纳米乳剂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页 |
2.4.5 复合纳米乳体系抗菌性能的测定及抗菌剂添加量的变化 | 第51-5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复合纳米乳剂的抗菌基质研究 | 第55-63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5-5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6-5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3.3.1 供试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57页 |
3.3.2 菌体细胞溶出物的测定 | 第57-58页 |
3.3.3 扫描电镜(SEM)观察菌体结构 | 第58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3.4.1 复合纳米乳体系对供试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58-59页 |
3.4.2 菌体细胞溶出物的测定 | 第59-60页 |
3.4.3 扫描电镜观察菌体结构 | 第60-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包埋体缓释微胶囊化的制备与研究 | 第63-73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63-64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4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4.3.1 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包埋体的制备 | 第65页 |
4.3.2 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体系的热稳定性测定 | 第65页 |
4.3.3 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体系光学显微镜下形态结构的观察 | 第65页 |
4.3.4 SPG膜乳化法制备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微胶囊 | 第65页 |
4.3.5 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分散体系的粒径分析 | 第65-66页 |
4.3.6 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分散体系释放性能测定 | 第66页 |
4.3.7 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分散体系作用于供试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66页 |
4.4 实验结论 | 第66-71页 |
4.4.1 乳酸链球菌素油凝胶包埋体的制备 | 第66-67页 |
4.4.2 油凝胶包埋体热稳定性研究 | 第67-68页 |
4.4.3 SPG膜乳化制备油凝胶分散体与特性分析 | 第68-69页 |
4.4.4 油凝胶分散体乳酸链球菌素释放性能的测定 | 第69-70页 |
4.4.5 油凝胶分散体抗菌性能的测定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7页 |
5.1 实验结论 | 第73-74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