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1980年代小说的类抒情特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论 类抒情小说的历史生成第9-14页
    一、类抒情小说的概念第9-10页
    二、年代性格、时代精神以及新启蒙话语的开启第10-11页
    三、1980 年代小说抒情性质的探讨第11-14页
        (一)抒情性小说(诗化小说)的概念第11-12页
        (二)有关1980年代小说抒情主题的研究第12-13页
        (三)有关1980年代小说抒情性艺术手法研究第13-14页
第一章 激进主义文化思潮下当代小说潮流的演进第14-23页
    第一节 新启蒙文学话语中的激进主义文化思潮第14-17页
        一、激进主义文化思潮第14-17页
            (一)激进主义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第14-15页
            (二)1980 年代的激进主义文化思潮第15-17页
    第二节 小说潮流的核心推力:哲思与激情第17-19页
        一、社会文化思潮与小说潮流第17-18页
        二、激情与小说潮流第18-19页
    第三节 峻急而激荡的演进方式第19-23页
第二章 类抒情小说的精神世界第23-37页
    第一节 严肃而紧迫的主题第23-29页
        一、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和精神世界的开掘第23-25页
        二、对个体生命意识的揭示与个人悲剧性命运的探索第25-27页
            (一)理想主义与高扬的生命意识第25-26页
            (二)悲剧情感与消极的生命意识第26-27页
        三、对乌托邦诗意世界的想象与构建第27-29页
    第二节 主体形象第29-34页
        一、“小我”“自我”的确立第29-30页
        二、类抒情小说中的各种主体形象第30-34页
            (一)受难者形象第31页
            (二)反思忏悔者形象第31-32页
            (三)改革者第32页
            (四)怀疑批判者形象第32-33页
            (五)心灵家园寻觅者形象第33页
            (六)挑战者形象第33-34页
    第三节 情绪与情节第34-37页
第三章 诗性叙述与倾诉文体第37-48页
    第一节 内心独白语体第37-40页
    第二节 写意和象征第40-43页
    第三节 情绪化言说第43-48页
        一、陌生化表达第44-45页
        二、哲学沉思笔记语体第45-46页
        三、散文诗叙述第46-48页
结语 小说抒情性的终结与转换第48-52页
    一、新启蒙文学话语的被动结束第48-49页
    二、市场经济进程的启动和加速第49-50页
    三、后现代主义对小说的深刻影响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毕飞宇小说的日常生活书写
下一篇:心理学视域下的《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