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载控制台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离散体结构拓扑优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2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 拓扑优化常用方法简介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拓扑优化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拓扑优化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2 拓扑优化变密度法迭代算式 | 第16-21页 |
2.3 拓扑优化常用数学算法 | 第21-22页 |
2.3.1 遗传算法 | 第21-22页 |
2.3.2 优化准则法 | 第22页 |
2.3.3 数学规划法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软件介绍与优化设计流程 | 第23-30页 |
3.1 Hyper Work软件简介 | 第23-24页 |
3.2 Optistruct优化模块介绍 | 第24-27页 |
3.2.1 Optistruct内部优化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3.2.2 Opti Struct常用优化类型 | 第26-27页 |
3.3 控制台下台体结构优化设计流程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4 拓扑优化设计 | 第30-40页 |
4.1 多目标优化问题概述 | 第30页 |
4.2 宽容分层序列法 | 第30-31页 |
4.3 拓扑优化设计流程图 | 第31-33页 |
4.4 拓扑优化初始设计模型 | 第33页 |
4.5 拓扑优化离散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4.6 第一步拓扑优化设计 | 第34-36页 |
4.6.1 第一步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4.6.2 第一步拓扑优化计算结果 | 第35-36页 |
4.7 第二步拓扑优化设计 | 第36-39页 |
4.7.1 第二步拓扑优化有限元模型 | 第36-38页 |
4.7.2 第二步拓扑优化计算结果 | 第38-39页 |
4.8 基于拓扑优化结果的建模 | 第39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基于拓扑优化结果的二级尺寸优化 | 第40-55页 |
5.1 灵敏度分析的应用 | 第40-41页 |
5.2 模态灵敏度理论 | 第41-42页 |
5.3 灵敏度分析 | 第42-46页 |
5.3.1 设计变量位置示意图 | 第42-43页 |
5.3.2 有限元模型 | 第43-44页 |
5.3.3 敏度计算 | 第44-46页 |
5.4 尺寸优化 | 第46-51页 |
5.4.1 尺寸优化前的模态分析 | 第46-47页 |
5.4.2 尺寸优化变量定义步骤 | 第47-48页 |
5.4.3 尺寸优化设计 | 第48-51页 |
5.5 传统设计与拓扑设计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5.5.1 两种设计模态分析 | 第51-53页 |
5.5.2 模态对比分析结论 | 第53-5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随机振动分析与试验 | 第55-64页 |
6.1 随机振动分析 | 第55-60页 |
6.1.1 随机振动分析理论 | 第55-56页 |
6.1.2 随机振动模拟分析结果对比 | 第56-60页 |
6.2 随机振动试验介绍 | 第60-63页 |
6.2.1 试验平台介绍 | 第60-61页 |
6.2.2 试验过程控制 | 第61-62页 |
6.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