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基于Nvivo的高中化学优质课教学行为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问题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5页
    1.5 研究思路第15-16页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6-24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2.1.1 课堂观察第16页
        2.1.2 教学行为第16-17页
    2.2 相关研究述评第17-24页
        2.2.1 课堂观察第17-20页
        2.2.2 教学行为第20-21页
        2.2.3 视频分析第21-24页
3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设计第24-36页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24-25页
    3.2 Nvivo11环境下对视频的编码设计第25-31页
        3.2.1 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第25-26页
        3.2.2 师生互动行为编码设计第26-27页
        3.2.3 化学课堂结构编码设计第27-31页
    3.3 编码示例第31-33页
        3.3.1 师生互动行为编码示例第31-32页
        3.3.2 化学课堂结构编码示例第32-33页
    3.4 编码起止时间的确定第33-34页
    3.5 编码注意事项第34-36页
4 优质课师生互动行为分析第36-51页
    4.1 师生互动行为密度表分析第36-40页
    4.2 师生互动行为次数分布特征第40-42页
    4.3 师生互动行为时长分布特征第42-44页
    4.4 师生互动个别行为时长比较分析第44-51页
        4.4.1 教师个别行为时长比较分析第44-47页
        4.4.2 学生个别行为时长比较分析第47-51页
5 优质课化学课堂结构分析第51-70页
    5.1 教学内容分布特征第51-57页
        5.1.1 教学内容总体分布特点第51-53页
        5.1.2 不同课型教学内容分布特点第53-57页
    5.2 教学行为链分布特征第57-63页
        5.2.1 教学行为链总体分布特点第57-59页
        5.2.2 不同课型教学行为链分布特点第59-63页
    5.3 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链的匹配性分析第63-70页
        5.3.1 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链密度表分析第63-66页
        5.3.2 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链的匹配性总体分析第66-67页
        5.3.3 不同课型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链的匹配性分析第67-70页
6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70-73页
    6.1 研究结论第70-71页
    6.2 研究特色第71页
    6.3 研究反思第71-73页
        6.3.1 研究不足第71页
        6.3.2 研究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哮喘患者循环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微粒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下一篇:HBV母婴传播阻断及其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