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风险矩阵的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管理--以A企业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3.1 关于融资风险及其成因相关研究第12-14页
        1.3.2 关于融资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第14-17页
        1.3.3 关于新三板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1.3.4 文献述评第18-19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第21-22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2-35页
    2.1 基本概念第22-28页
        2.1.1 新三板市场第22-24页
        2.1.2 新三板科技型企业第24-25页
        2.1.3 融资风险第25-26页
        2.1.4 融资风险管理第26-28页
    2.2 基本理论与方法第28-35页
        2.2.1 融资理论第28页
        2.2.2 风险管理理论第28-29页
        2.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第29-31页
        2.2.4 风险矩阵法第31-35页
3 我国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5-42页
    3.1 我国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现状第35-39页
        3.1.1 政府监管分析第35-36页
        3.1.2 市场管理分析第36-38页
        3.1.3 企业管理分析第38-39页
    3.2 我国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管理问题分析第39-42页
        3.2.1 对融资风险识别不准确第39-40页
        3.2.2 对融资风险分析与评价不到位第40页
        3.2.3 融资风险应对措施不合理第40页
        3.2.4 融资风险监控系统不完善第40-42页
4 基于风险矩阵的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机制第42-56页
    4.1 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识别机制第42-47页
        4.1.1 从时间维对企业融资风险进行识别第43-44页
        4.1.2 从过程维对企业融资风险进行识别第44-45页
        4.1.3 从风险维对企业融资风险进行识别第45-47页
    4.2 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分析与评价机制第47-51页
        4.2.1 基于风险矩阵的融资风险分析第47-49页
        4.2.2 融资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第49-51页
    4.3 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应对机制第51-54页
        4.3.1 风险规避第52页
        4.3.2 风险降低第52-53页
        4.3.3 风险分担第53页
        4.3.4 风险接受第53-54页
    4.4 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融资风险监控机制第54-56页
        4.4.1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监控体系第54页
        4.4.2 对各流程实时、持续和动态监控第54-55页
        4.4.3 改善配套制度,制定风险应急计划第55-56页
5 以新三板科技型企业A为例探讨融资风险管理的应用第56-72页
    5.1 A企业背景介绍第56-57页
    5.2 A企业的融资方式第57-58页
    5.3 A企业的融资风险分析第58-60页
    5.4 A企业存在的融资风险管理问题分析第60-62页
        5.4.1 对融资风险识别不准确第61页
        5.4.2 对融资风险的分析和评价不到位第61页
        5.4.3 融资风险应对措施不合理第61-62页
    5.5 基于风险矩阵的A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应用第62-72页
        5.5.1 A企业融资风险分析与评价第62-68页
        5.5.2 A企业融资风险应对措施第68-7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总结第72页
    6.2 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附录第80-8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DCA循环理论法的CJ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优化研究
下一篇:公司治理视角下A公司融资战略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