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论事实劳动关系的界限--基于最高院[2006]行他字17号答复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8页
    第一节 研究意义第12-15页
        一、现实意义第13-14页
        二、理论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一、事实劳动关系第16-20页
        二、利益衡量理论第20-2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3-25页
        一、逻辑实证法第24页
        二、经验实证法第24-25页
        三、价值分析法第25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第25-28页
        一、创新点第26页
        二、不足之处第26-28页
第二章 行他字17号答复与裁判案件分析第28-41页
    第一节 行他字17号答复的前因后果:安徽案第28-34页
        一、最高院行政庭的答复第29-32页
        二、四类法律关系的迷局第32-34页
    第二节 以“新疆案”为代表的多起案件裁判第34-37页
        一、答复之后的案件裁判第34-36页
        二、答复效力与裁判方法第36-37页
    第三节 答复适用瑕疵与体系化辨析第37-41页
        一、17号答复的适用瑕疵第37-39页
        二、17号答复的体系辨析第39-41页
第三章 事实劳动关系界限问题的理论分析第41-53页
    第一节 行他字17号答复的利益衡量第41-46页
        一、答复作出的原因第42-43页
        二、答复涉及的价值第43-44页
        三、个案的利益衡量第44-46页
    第二节 行他字17号答复的理论突破第46-49页
        一、对“归属说”的突破第46-47页
        二、法学方法论上的解释第47-49页
    第三节 行他字17号答复的认识转化第49-53页
        一、界限问题的司法现实第49-51页
        二、答复的认识转化思路第51-53页
第四章 事实劳动关系界限问题的再检讨第53-67页
    第一节 社会法上的检讨第53-58页
        一、部门法体系的启示第53-55页
        二、社会法理论的指引第55-58页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上的检讨第58-63页
        一、超越劳动关系的理论检讨第58-60页
        二、契约劳动理论的演进发展第60-61页
        三、契约劳动理论必要与建议第61-63页
    第三节 事实劳动关系理论的再检视第63-67页
        一、事实劳动关系理论的界限第63-64页
        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的权益第64页
        三、劳动关系与契约劳动关系第64-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件第71-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薯渣热水预处理过程产物生成规律研究
下一篇:果壳类活性炭对纸浆漂白废水中AOX的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