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1.1.1 生物多样性 | 第10页 |
1.1.2 城市生物多样性 | 第10-11页 |
1.1.3 城市植物多样性 | 第11页 |
1.1.4 植物遗传多样性 | 第11页 |
1.1.5 植物物种多样性 | 第11页 |
1.1.6 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 第11-12页 |
1.1.7 植物景观多样性 | 第12页 |
1.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1.2.1 保护生物学理论基础 | 第12页 |
1.2.2 植物学理论基础 | 第12页 |
1.2.3 植物群落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2.4 植物分类学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2.5 植物生态学理论基础 | 第14页 |
1.3 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1.3.1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 第15-17页 |
1.3.2 国外城市植物多样性研究 | 第17-18页 |
1.3.3 国内城市植物多样性研究 | 第18-19页 |
1.3.4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规划 | 第19-22页 |
2 引言 | 第22-26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4.1 文献分析法 | 第23页 |
2.4.2 实地调查取样法 | 第23-24页 |
2.4.3 监测编目法 | 第24页 |
2.4.4 案例研究法 | 第24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3 城市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 第26-29页 |
3.1 城市植物多样性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26-27页 |
3.1.1 城市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内容 | 第26页 |
3.1.2 城市植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 | 第26-27页 |
3.2 城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 | 第27页 |
3.3 城市植物多样性评价内容 | 第27-29页 |
3.3.1 乡土物种指数评价 | 第28页 |
3.3.2 物种丰富度指数评价 | 第28页 |
3.3.3 Pielou均匀度指数 | 第28页 |
3.3.4 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 | 第28页 |
3.3.5 植物多样性综合指数 | 第28-29页 |
4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途径 | 第29-34页 |
4.1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及保护途径 | 第29-31页 |
4.1.1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意义 | 第29页 |
4.1.2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途径 | 第29-31页 |
4.2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涵及实践 | 第31-34页 |
4.2.1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涵 | 第31-32页 |
4.2.2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践 | 第32-34页 |
5 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研究 | 第34-58页 |
5.1 马鞍山市社会、自然、植被资源概况 | 第34-37页 |
5.1.1 马鞍山市社会概况 | 第34-35页 |
5.1.2 马鞍山市自然概况 | 第35页 |
5.1.3 马鞍山市植被资源状况 | 第35-37页 |
5.2 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现状 | 第37-49页 |
5.2.1 城市植物多样性调查方法与内容 | 第37-41页 |
5.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现状 | 第41页 |
5.2.3 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 第41-45页 |
5.2.4 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 | 第45-46页 |
5.2.5 植物景观多样性现状 | 第46-49页 |
5.3 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5.4 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 第51-58页 |
5.4.1 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依据 | 第51-52页 |
5.4.2 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原则 | 第52-53页 |
5.4.3 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 | 第53页 |
5.4.4 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 第53-55页 |
5.4.5 植物景观多样性保护研究 | 第55页 |
5.4.6 保护规划生态管理对策 | 第55-58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讨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马鞍山市市域植物目录 | 第62-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
作者简介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