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集杜诗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第一章集杜诗发展概述 | 第12-33页 |
第一节 集句诗的溯源和发展 | 第12-19页 |
一 集句诗的渊源 | 第12-13页 |
二 集句诗的发展 | 第13-19页 |
第二节 宋代集杜诗概说 | 第19-26页 |
一 宋代集杜诗创作概述 | 第19-23页 |
二 宋代集杜诗创作成因 | 第23-26页 |
第三节 宋后集杜诗发展 | 第26-33页 |
一 元代集杜诗 | 第26-27页 |
二 明代集杜诗 | 第27-29页 |
三 清代集杜诗 | 第29-33页 |
第二章 文天祥集杜诗的史学观照 | 第33-45页 |
第一节 《集杜诗》:还原历史天空 | 第33-39页 |
一 历史事件 | 第33-37页 |
二 历史人物 | 第37-39页 |
第二节 《胡笳曲》:再现南冠心迹 | 第39-45页 |
一 学琰和琰 | 第40-41页 |
二 集杜和杜 | 第41-45页 |
第三章 文天祥集杜诗的杜诗学解读 | 第45-61页 |
第一节 从集杜诗看杜诗遴选与接受 | 第45-49页 |
一 《集杜诗》之杜诗遴选 | 第45-47页 |
二 《北征》在《集杜诗》中的接受 | 第47-49页 |
第二节 集杜诗语词分析 | 第49-55页 |
一 语义分析 | 第50-53页 |
二 修辞特点 | 第53-55页 |
第三节 集杜诗对杜诗之艺术承传及嬗变 | 第55-61页 |
一 诗史精神薪火相传 | 第55-56页 |
二 组诗创作青出于蓝 | 第56-57页 |
三 诗序结合互证互释 | 第57-59页 |
四 诗体自传集句抒怀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文天祥集杜诗的价值定位 | 第61-65页 |
第一节 集句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 第61-63页 |
一 专集一家,并呈两体 | 第61-62页 |
二 诗序结合,独树一帜 | 第62页 |
三 以诗纪史,提升品位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实录与反思兼备的易代史诗 | 第63-65页 |
一 补充《指南》,详尽历史 | 第63-64页 |
二 叙议结合,反思历史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105页 |
后记 | 第105-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