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纳米ZnO/CTAC复合污染体系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1页
    1.1 纳米材料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第10-15页
        1.1.1 纳米材料的性质、应用及暴露途径第10-12页
        1.1.2 纳米材料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第12-15页
    1.2 表面活性剂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第15-17页
        1.2.1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应用第15-17页
        1.2.2 表面活性剂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第17页
    1.3 复合污染体系毒性效应及影响因素第17-19页
        1.3.1 复合污染体系及其联合毒性效应第17-18页
        1.3.2 联合毒性效应的影响因素第18-19页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9-21页
第二章 纳米ZnO、CTAC单一污染体系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第21-31页
    2.1 实验部分第21-26页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22页
        2.1.2 小球藻的培养与生物量测定第22-24页
        2.1.3 纳米ZnO的表征与分散第24-25页
        2.1.4 纳米ZnO、CTAC的毒性效应实验第25-26页
        2.1.5 Zn元素分布的测定第26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6-30页
        2.2.1 纳米ZnO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第26-27页
        2.2.2 Zn元素在纳米ZnO单一污染体系中的分布第27-29页
        2.2.3 CTAC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第29-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纳米ZnO/CTAC复合污染体系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第31-39页
    3.1 实验部分第31-34页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1页
        3.1.2 纳米ZnO/CTAC复合污染体系的联合毒性效应实验第31-32页
        3.1.3 复合体系的毒性效应与评价第32-33页
        3.1.4 Zn元素分布的测定第33-3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4-38页
        3.2.1 复合污染体系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第34-35页
        3.2.2 复合污染体系对小球藻的联合毒性效应评价第35-36页
        3.2.3 Zn元素在纳米ZnO/CTAC复合污染体系中的分布第36-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复合体系中纳米ZnO和CTAC理化性质的相互影响第39-51页
    4.1 实验部分第39-42页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9页
        4.1.2 Zn~(2+)及PO_4~(3-)含量测定第39-40页
        4.1.3 纳米ZnO晶格结构的表征第40-41页
        4.1.4 纳米ZnO水力直径及ζ-电位测定第41页
        4.1.5 纳米ZnO、CTAC的傅立叶红外图谱测定第41页
        4.1.6 CTAC表观浓度测定第41-4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4.2.1 CTAC对纳米ZnO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2-47页
        4.2.2 纳米ZnO对CTAC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7-49页
        4.2.3 纳米ZnO/CTAC复合污染体系毒性效应的潜在机制第49-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51-54页
    5.1 研究结论第51-53页
        5.1.1 纳米ZnO、CTAC单一污染体系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第51页
        5.1.2 纳米ZnO/CTAC复合污染体系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第51-52页
        5.1.3 复合体系中纳米ZnO与CTAC理化性质的相互影响第52-53页
    5.2 创新点第53页
    5.3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研究项目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纤维膜夹层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渗流特性
下一篇:锂—空气电池用多孔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