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双输出型AC-AC变换器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2 双输出型AC-A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常见双输出型变换器拓扑介绍 | 第11-13页 |
1.2.2 9 开关逆变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NS-TSMC介绍 | 第15-16页 |
1.3 Z源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常规Z源变换器介绍 | 第17-18页 |
1.3.2 串联型Z源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NS-TSMC的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 第21-32页 |
2.1 NS-TSMC的拓扑及其工作原理 | 第21页 |
2.2 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 第21-26页 |
2.2.1 整流级无零矢量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 第21-23页 |
2.2.2 9开关逆变级空间量矢调制策略 | 第23-26页 |
2.3 NS-TSMC的数学推导 | 第26-27页 |
2.4 仿真分析 | 第27-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Z-NS-TSMC的拓扑及其改进型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 第32-43页 |
3.1 Z-NS-TSMC的两种工作模式研究 | 第32-35页 |
3.2 改进型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 第35-36页 |
3.3 Z-NS-TSMC的电压传输比分析 | 第36-38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38-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实验系统研究 | 第43-67页 |
4.1 实验样机结构介绍 | 第43-44页 |
4.2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4-54页 |
4.2.1 主电路IGBT的选择 | 第44-45页 |
4.2.2 IGBT缓冲电路的设计 | 第45-46页 |
4.2.3 IGBT驱动电路 | 第46-47页 |
4.2.4 串联型Z源网络的设计 | 第47-48页 |
4.2.5 LC滤波器的设计 | 第48-50页 |
4.2.6 检测电路与AD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50-53页 |
4.2.7 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53-54页 |
4.3 软件系统设计 | 第54-63页 |
4.3.1 DSP软件设计 | 第54-58页 |
4.3.2 CPLD软件设计 | 第58-63页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7-69页 |
5.1 对本文的总结 | 第67页 |
5.2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实验样机局部照片 | 第74-75页 |
附录B 整流级及逆变级PCB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