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第9-14页 |
第一章 《洛阳伽蓝记》文献学研究 | 第14-24页 |
第一节 《伽蓝记》创作年代研究 | 第14页 |
第二节 作者姓氏、籍贯、生平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三节 体例研究 | 第17-19页 |
第四节 校注研究 | 第19-22页 |
第五节 版本、目录著录研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洛阳伽蓝记》文学研究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思想倾向研究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研究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小说艺术研究 | 第28-30页 |
第四节 文学史料研究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洛阳伽蓝记》史学研究 | 第31-35页 |
第一节 史学价值研究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佛教史研究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文化交流史与社会生活史研究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洛阳伽蓝记》语言学研究 | 第35-39页 |
第一节 词汇研究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句法研究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洛阳伽蓝记》的城建规划、佛寺建筑与园林研究 | 第39-43页 |
第一节 城建规划研究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佛寺建筑与园林研究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宋云惠生行纪》研究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