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跨季节蓄热太阳能—地源复合热泵系统优化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5页
        1.1.1 地源热泵与节能第11页
        1.1.2 地源热泵的应用与发展第11-13页
        1.1.3 岩土体热失衡问题的产生第13-14页
        1.1.4 太阳能光热供暖的应用与问题第14-15页
        1.1.5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的联合运用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现有研究不足第17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2章 系统简介第19-22页
    2.1 系统由来第19页
    2.2 系统组成第19-20页
    2.3 系统特点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模拟研究第22-43页
    3.1 项目概括第22-23页
    3.2 模拟实验影响因素选择第23-27页
        3.2.1 太阳能集热器装机容量第23-24页
        3.2.2 地埋管换热器间距第24页
        3.2.3 岩土体容积比热容和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第24-26页
        3.2.4 岩土体初始温度第26-27页
    3.3 正交模拟实验方案设计第27-30页
        3.3.1 正交实验第27页
        3.3.2 正交模拟实验第27页
        3.3.3 正交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第27-28页
        3.3.4 实验的因素及水平第28页
        3.3.5 正交模拟实验方案设计第28-30页
    3.4 模拟实验模型第30-32页
        3.4.1 三维物理模型第30-31页
        3.4.2 数学模型第31-32页
    3.5 模拟条件及模拟进行第32-35页
        3.5.1 模拟条件第32页
        3.5.2 模拟进行第32-35页
    3.6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5-41页
        3.6.1 正交模拟实验结果第35-36页
        3.6.2 影响因素分析第36-38页
        3.6.3 蓄热特性分析第38-41页
        3.6.4 正交模拟实验方差分析第41页
    3.7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实验研究第43-67页
    4.1 实验项目介绍第43-46页
        4.1.1 无煤示范村跨季节蓄热太阳能-地源复合热泵系统第43-45页
        4.1.2 大兴西芦某公共建筑示范项目实验系统第45-46页
    4.2 实验仪器第46-48页
    4.3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48-63页
        4.3.1 蓄热部分耗电第48-50页
        4.3.2 地埋侧进出水温度第50-54页
        4.3.3 用户侧进出水温度第54-57页
        4.3.4 机组耗电及能效第57-59页
        4.3.5 与周边常规地源热泵对比第59-62页
        4.3.6 室内热舒适性第62-63页
    4.4 系统经济性分析第63-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系统适宜性研究第67-75页
    5.1 评价项选取第67页
    5.2 评价项分析第67-74页
        5.2.1 房屋冷热负荷特征评价项第67-69页
        5.2.2 太阳能集热器空间保证率评价项第69页
        5.2.3 节能性评价项第69-70页
        5.2.4 经济性评价项第70-71页
        5.2.5 年辐射总量评价项第71-73页
        5.2.6 热工分区的筛选第73-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作者简介第83-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平衡态量子布朗运动
下一篇:基于Agent的人群疏散模型研究与应用